• 144.50 KB
  • 2021-06-03 发布

辽宁省重点高中协作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2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试题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无效。其它试题答在答题卡上。‎ ‎3.考试结束后,考生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 共70分)‎ 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做好互联同时代的文艺评论,首先要读懂这个网络时代,在此基础上不断继承和创新文艺理论,创造出符合时代特点的新的文艺评论形式。‎ ‎“互联网+文艺”的深度融合,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形式,也对传统的文艺评论形成了挑战。作为因时而评、因事而评的文艺评论,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表达形式和评价标准,树立正确“三观”,充分融入网络环境,培养市场意识,才能跟上时代步伐,焕发新的活力。‎ 网络文艺评论要能“扛大旗”。文艺评论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理应具有担当精神。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做到头脑清醒、旗帜鲜明。同时,网络文艺评论工作者理应以“铁肩担道义”的社会责任感,处理好“义”和“利”之间的关系,敢于褒优贬劣、激浊扬清,增强人们的道德责任感,弘扬主流价值观,使文艺创作保持绿色健康的生态。当前,互联网文艺评论出现了嬉笑怒骂、插科打诨、碎片化、割裂化等倾向,这是对传统文艺评论严重脱离网络文艺发展的解构与叛逆。但文艺评论毕竟是一项具有浓厚理论色彩和思辨精神的实践活动,需要基本的理论担当。做好互联网时代的文艺评论,先要读懂这个网络时代,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文艺评论形式,为互联网文艺找到符合其内在特点的理论视角。‎ - 28 -‎ 网络文艺评论要有“网络感”。互联网时代的文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不可和传统文艺一概而论。以网络小说为例,其叙事方式、文化内涵、创作模式、创作理念等,与传统小说完全不同,以传统的文艺评论方式来评价,肯定是不合时宜。“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唯有深度参与网络文络影视、网络音乐等各类网络文艺生活,从“网生代”的情感体验出发,熟悉其思考和表达方式,才能作出有意义的评论。当前,随着网络文艺形式和传播渠道的多样化,网络中已形成不同的文艺评论“圈子”,各有不同的评论方式,如网络音乐评论主要是在论坛、贴吧、相关音乐软件,网络视频评论则主要在留言区、讨论区、弹幕等等。了解这些“圈子”文化,洞悉其评论视角、思考方式和新锐观点,应当成为网络文艺评论的“日课”。‎ 网络文艺评论还要“能进场”。与传统文艺评论相比,网络时代文艺评论工作中市场因素的影响更加凸显。对文艺评论而言,互联网是充满机遇的“风口”,文艺评论能否号准市场的脉搏,应当成为一个重要的价值评判标准。因此,网络文艺评论应紧盯市场前沿,开发评论和市场结合的新模式,善于在海量的网络文艺产品中慧眼识珠,紧盯市场“潜力股”。同时,也要打造网络文艺评论的市场品牌,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建立独具个性的市场品牌,通过指导创作、促进消费,赢得资本回报、激发市场活力,进一步推动文艺评论走向繁荣,参与竞争,实现双嬴。这是不同于前人的职业标准,也是网络文艺评论工作者的时代使命。‎ ‎(摘编自《文艺评论要读懂网络时代》,(人民日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大批新的文艺形式随着“互联网+文艺”的深度融合而产生,这种深度融合给付给传统的文艺评论带来了挑战。‎ B. 传统文艺评论之所以严重脱离网络文艺发展,是因为互联网文艺评论出现了嬉笑怒骂、插科打诨等倾向。‎ C. 与传统小说稍显不同的是,网络小说有其独有的叙事方式、文化内涵等,这显示出互联网时代的文艺已不可和传统文艺一概而论了。‎ D. 从网络音乐评论和网络视频评论的例子可以看出,随着网络文艺形式和传播渠道的多样化,网络中不同文艺评论的“圈子”正在形成。‎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围绕如何做好互联网时代的文艺评论这一话题,逐层深入地展开论述,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B. 文章第三段将文艺评论比作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形象生动地阐述了文艺评论应具有担当精神。‎ C. 文章第四段主要运用举例论证的方式,阐述了互联网时代的文艺已发生巨大的变化,以及不同的网络文艺评论“圈子”有不同的评论方式。‎ D. 文章第五段论述了网络时代文艺评论工作中市场因素影响突出,继而提出一系列促进发展的举措,论述充分,分析精辟。‎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8 -‎ A. 传统的文艺评论若想跟上时代步伐,焕发新的活力,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表达形式和评价标准,树立正确“三观”,充分融入网络环境,培养市场意识。‎ B. 要作出有意义的评论,既需要深度参与各类网络文艺生活,又需要从“网生代”的情感体验出发,熟悉其思考和表达方式。‎ C. 只要在读懂网络时代的基础上,不断继承并创新文艺理论,就能创造出与时代相契合的新的文艺评论形式。‎ D. 互联网时代的文艺与传统文艺相比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不宜用传统的文艺评论方式进行评价。‎ ‎【答案】1. A 2. A 3. C ‎【解析】‎ ‎【1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B项,“是因为互联网文艺评论出现了嬉笑怒骂、插科打诨等倾向”与原文意思不符,强加因果;语境是说“当前,互联网文艺评论出现了嬉笑怒骂、插科打诨、碎片化、割裂化等倾向,这是对传统文艺评论严重脱离网络文艺发展的解构与叛逆”,可知“互联网文艺评论出现了嬉笑怒骂、插科打诨等倾向”是表象,并不是传统文艺评论严重脱离网络文艺发展的原因。‎ C项,“与传统小说稍显不同”分析有误,原文为“与传统小说完全不同”。‎ D项,“正在形成”已然、未然错误,原文为“网络中已经形成不同的文艺评论圈子”。‎ 故选A。‎ ‎【2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对论述类文本的论据论证分析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论述话题是什么,观点是什么,文章采取了什么论证思路,从哪些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论证的,使用了哪些论据,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然后结合选项所分析的材料进行分析。‎ A项,“逐层深入”有误,文章主体部分为并列结构。‎ 故选A。‎ ‎【3题详解】‎ - 28 -‎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 C项,“只要……就”前后句之间关系判断不当。与原文意思不符,原文为“做好互联网时代的文艺评论,首先要读懂这个网络时代,在此基础上不断继承和创新文艺理论,创造出符合时代特点的新的文艺评论形式。”可知懂网络时代和不断继承并创新文艺理论是创造出与时代相契合的新的文艺评论形式的前提条件,并不是只要做了这两点就一定能创出新的文艺评论形式。‎ 故选C。‎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上海的生活垃圾量与日俱增。眼看家园面临“垃圾围城”的威胁,市民迫切希望解决这一难题,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市民有求,政府必应。2014年,上海市政府便推出了《上海市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办法》,明确将居民生活垃圾分为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4种,道路及公共场所垃圾箱则统一规范分为“可回收物”“其他”两种,这个办法沿用至今。‎ 在多年的蹒跚学步后,上海市于2018年正式发布《关于建立完善本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的实施方案》,至此,上海建成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全链条管理制度。为了进一步保障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上海正式提出为生活垃圾分类立法。‎ - 28 -‎ 经过反复推敲与修改,2019年1月31日,我国第一部由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规范生活垃圾管理的地方性法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终于在上海市民的殷切期盼下横空出世,这标志着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即将迈入“法治时代”,为提升全市生活垃圾管理水平和实效提供了坚实的法制保障。‎ ‎(摘编自《上海引领生活垃分类“新时尚”))‎ 材料二:‎ 不同地区、同一地区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推行垃圾分类不可脱离实际、揠苗助长,否则事与愿违、有悖初衷。要力戒面子工程、形象工程,不能舍本逐末;要力戒高大上、运动式,用高成本博眼球;更要力戒不尊重实际搞“一刀切”,只求短期效应。做好垃圾分类贵在一个“实”字,即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循序渐进。‎ 在城乡接合部或村民居民混杂地区,首要解决的是乱丢垃圾问题。要做好垃圾的集中回收,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工作环境,让老百姓有获得感。在垃圾分类条件还不完全成熟的地区,可以先把垃圾分为干湿两种类型,把重点放在湿垃圾的回收上,厨余垃圾是垃圾分类的关键。在一些已经有垃圾分类丰富经验、群众习惯已经养成的社区,可以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并认真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摘编自《垃圾分类贵在实,不要博眼球》)‎ 材料三:‎ 每讲到垃圾分类,我们都会首先想到日本。日本是全世界垃圾分类最严格并且效果最好的国家之一。‎ 根据1970年日本的《废弃物处置法》和其后出台的相关法律,若乱扔垃圾可能会被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最高一千万日元的罚款。这是垃圾分类制度在法律层面上的保证。‎ 日本的垃圾分类制度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一开始的时候,日本的垃圾分类标准也较为粗略。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日本的垃圾分类仅分为可燃垃圾和不可燃垃圾。到1997年,日本开始实施《容器包装循环利用法》后,完成了垃圾分类标准的细化,这种分类规则沿用至今。至今以来三十余年成效卓著,这也使日本成为年人均垃圾产生量最低的地方。‎ 与此同时,这还得归功于日本的地方政府长年累月地通过各种渠道,向民众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的宣传。‎ 此外,日本的垃圾分类教育从幼儿园的娃娃就抓起了。在小孩上小学高年级时,他们还会被邀请去当地参观垃圾焚烧厂,去了解不同类别的垃圾会影响垃圾焚烧的转化率和资源回收的再利用率的情况,以增强其环保意识。这些日积月累的观念教育是垃圾分类制度得到有效实施的保障。‎ - 28 -‎ ‎(摘编自《在垃圾分类上,发达国家有什么经验值得借鉴?》)‎ 材料四:‎ 陕西省西安市首个生活垃圾分类项目近日在浐灞生态区正式启动,西安市政府将与瑞典于默奥市政府合作,首次引入“互联网+垃圾分类”新模式,倡导社区居民从源头垃圾分类做起。‎ ‎“互联网+生活垃圾分类”新模式,打通线上与线下的传统废品回收渠道,以分类可积分、积分可兑换、兑换可获益为核心,打造“互联网+生活垃圾分类”环保公益平台。‎ 试点社区居民可加入微信公众平台并注册成会员,在社区领取垃圾分类二维码。按照有害拉圾、可回收拉圾、其他拉圾进行分类打包后,在垃圾袋上贴二维码,就近投入垃圾箱。垃圾回收人员将根据二维码信息对这些垃圾进行称重登记,并为投放者积分。积分达到一定量就可以兑换一些洗衣粉、清洁剂、牙具等生活用品。‎ 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模式既达到分类前移、源头减量的目的,又让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用户获得绿色积分,给居民带来便捷有趣环保的互联网垃圾分类新体验。‎ ‎(摘編自《中国环境报》)‎ ‎4.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中《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出台标志着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即将迈入法治时代”,为提升全市生活垃圾管理水平和实效提供了坚实的法制保障。‎ B. 材料二针对不同地区、同一地区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情况,指出做好垃圾分类应注重结合实际,并分别予以具体分析。‎ C. 材料三日本的垃圾分类成效卓著,一方面与相关法律给予垃圾分类制度以保障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一直以来日本的垃圾分类标准较为细化相关。‎ D. 材料四陕西省西安市启动首个生活垃圾分类项目,将首次引入“互联网+垃圾分类”新模式,倡导社区居民从源头垃圾分类做起。‎ ‎5.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随着《关于建立完善本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的实施方案》的正式发布,上海的全链条生活垃圾管理制度业已建成。‎ B. 在垃圾分类条件还不完全成熟的地区,可以先把垃圾分为干湿两种类型,其中湿垃圾和厨余垃圾的回收上是垃圾分类的重点和关键。‎ C. 日本是全世界垃圾分类最严格并且效果最好的国家,同时也是年人均垃圾产生量最低的国家。‎ - 28 -‎ D. “互联网+生活垃圾分类”新模式只有达到分类前移、源头减量的目的,才能给居民带来便捷有趣环保的互联网垃圾分类新体验。‎ ‎6. 结合以上四则材料,你认为在垃圾分类上,可以有哪些有效措施?请简要概括。‎ ‎【答案】4. C 5. A ‎ ‎6. ①强化法律法规制度保障,健全环保法律体系;②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循序渐进;③加大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增强环保意识,普及垃圾分类教育;④充分利用智能、高科技设备和技术,引入“互联网+垃圾分类”新模式;⑤借鉴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 ‎【解析】‎ ‎【4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C项,“一直以来日本的垃圾分类标准较为细化”表述错误,原文为“日本的垃圾分类制度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一开始的时候,日本的垃圾分类标准也较为粗略。”‎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 B项,“其中湿垃圾和厨余垃圾的回收”中“湿垃圾”和“厨余垃圾”并列不当,概念上属于相互交叉,“湿垃圾”中有“厨余垃圾”,“厨余垃圾”中有“湿垃圾”。‎ C项,“最好的国家”有误,原文为“日本是全世界垃圾分类最严格并且效果最好的国家之一”。‎ D项,“只有……才……”关系表述不符合文意。原文是说“这种模式既达到分类前移、源头减量的目的,又让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用户获得绿色积分,给居民带来便捷有趣环保的互联网垃圾分类新体验”。“分类前移、源头减量”和“给居民带来便捷有趣环保的互联网垃圾分类新体验”同时都是这种模式带来的好处,二者之间并不是条件关系。‎ 故选A。‎ ‎【6题详解】‎ - 28 -‎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和归纳概括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文本的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到文中搜寻相应的答题区间,抓住重点词句,归纳概括要点,然后顺应问题的方向组织答案,分条回答即可。本题要求考生概括在垃圾分类上的有效措施。由材料一中“我国第一部由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规范生活垃圾管理的地方性法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终于在上海市民的殷切期盼下横空出世,这标志着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即将迈入“法治时代”,为提升全市生活垃圾管理水平和实效提供了坚实的法制保障。”可要概括出,要强化法律法规制度保障,健全环保法律体系。依据材料二中“不同地区、同一地区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推行垃圾分类不可脱离实际、揠苗助长”“做好垃圾分类贵在一个“实”字,即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循序渐进”可概括出,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循序渐进。依据材料三中“这还得归功于日本的地方政府长年累月地通过各种渠道,向民众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的宣传”“去了解不同类别的垃圾会影响垃圾焚烧的转化率和资源回收的再利用率的情况,以增强其环保意识。这些日积月累的观念教育是垃圾分类制度得到有效实施的保障”,可总结出,要加大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增强环保意识,普及垃圾分类教育。依据材料四中“‘互联网+生活垃圾分类’新模式,打通线上与线下的传统废品回收渠道,以分类可积分、积分可兑换、兑换可获益为核心,打造‘互联网+生活垃圾分类’环保公益平台”,可总结出,要充分利用智能、高科技设备和技术,引入“互联网+垃圾分类”新模式。依据材料三中“每讲到垃圾分类,我们都会首先想到日本。日本是全世界垃圾分类最严格并且效果最好的国家之一”,可总结出,要借鉴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 ‎【点睛】筛选信息归纳要点,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经过辨别把相关的信息提取出来,然后将文中相关的而又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并加以整体处理。归纳内容要点的途径,在具体的文章中找出相关的概括性语句,概括性的语句与具体的叙述描写或阐述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概括时,要提取精要,独立归纳。有的文章,虽然有概括力强的语句,但与试题要求归纳的角度不一致,这时,就要根据题目的要求,确定范围,提取精要,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概括。归纳概括时要注意,尽可能用原文中的词语作归纳。要注意防止要点遗漏。‎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两只蚊子的爱情故事 夜慢慢地降临了。草丛里虫鸣唧唧,此起彼伏。有两只蚊子,歇在草叶上。‎ - 28 -‎ 公蚊子吸了一口草汁,轻轻地推了推赌气僵立的母蚊子,柔声地哄道:“亲爱的,你就喝一口吧,你一整天不吃不喝的,我真担心……”‎ 母蚊子鄙夷地看了一眼沾满露水的草叶,不高兴地说:“这么淡而无味的东西,叫我怎么吃得下去?你天天说天天说的,不嫌烦吗?”‎ ‎“你是存心要和人类作对么?”公蚊子焦虑地看着她,“你不知道人类准备了多少种东西来对付我们,那种气味,我闻着就头晕脑胀,你万一……”‎ ‎“你是个懦夫,知道吗?”母蚊子冷冷地看着他。然后振翅,从他身边飞走了。‎ 公蚊子忧心忡忡地看着人们的窗户里透出的灯光。他知道她在里面。不知道为什么,今晚他有一种特别不好的预感,这使得他停在叶片上的身躯不断地发着抖。他好想看到她,知道她安全,虽然他无法遏抑住她吸食人血的野心。他突然悲凉地意识到,仅仅这一点,也许就会把他们两个都毁了。‎ 露水更重了,他觉得冷,可是她仍然没有出来。‎ 他想到他们的前生,不是两只蚊子,而是两只企鹅。生活在冰天雪地里,整天愉快地迈着优雅从容的绅士步。‎ 那时,他是一只最优秀的企鹅。深深地爱着她。像所有准备求婚的企鹅一样,他千辛万苦地奔波着,去寻找石子。他长途地跋涉,丢下一块又一块不太满意的石子,摔得头破血流时,他终于找到了一枚最精美最光洁的,他觉得只有这一枚,才配得上她。‎ 可是,她却和另一只企鹅结婚了。那个企鹅跟在他后面,把他扔的都捡起来,送了她。粗糙的、不完美的石子,但是很多,堆得满满的。他伤心地退出了,但是追随她到了这一世,甘心陪她做一只蚊子。他被一种揪心的等待煎熬着,拼了失去生命的危险,往人类的窗里飞去。‎ 果然看到了她,正伏在人的胳膊上,埋头吸着,青色的翅膀在轻轻地颤着。而他恐惧地发现,左臂动也不动的人正悄悄地抬起了右手……‎ ‎“快——躲开啊!”他撕心裂肺地大喊,可是来不及了,只见她痛楚地蜷成一团,掉到地上去了。他飞近她,跪在一团血污的她身边,泪如雨下。她吃力地睁着眼晴望着他,静静地,也流下泪来。‎ ‎“可惜啊,真可惜……”‎ ‎“你把我们两个都葬送了……”他试图扶起浑身冒血的她,“为什么,你总是不肯听我的劝?”‎ - 28 -‎ ‎“我知道……可是我没有办法……因为,因为我怀了你的孩子……它需要营养……草汁不够,我必须吸血……我知道我会死,但是你会继续活下去,人类不会伤你的,因为你没有冒犯他们……,”她眨了眨濒死的眼睛,微笑着说:“其实生了孩子,我也就会殚精竭虑而死,但这是我们做母亲的责任……就算是拼了千千万万人的唾骂,也要为后代提供最好的东西……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为什么?你为什么不早告诉我?‎ ‎“我知道你疼我,如果我告诉你,你会替我去做的,那么这会儿死的就是你了……我舍不得。呵……如果可以为你生一个孩子,我也就没有遗憾了……我上辈子欠了你的,这辈子想还,结果欠了你更多……上辈子,我们是企鹅。其实我一直爱你,可是我却嫁了他……因为他送了我好多石子,你知道吗?我们生活在冰天雪地里,如果没有足够的石子做窝孵卵,我们的后代在出壳之前就会被冰层冻死……你送我的那一枚石子,好美,晶莹剔透的,可是那是爱情,单纯的爱情支撑不了长久的婚姻和对儿女的责任……我没有嫁你,你恨不恨我?”‎ 他拼命摇头,泣不成声。“是我不好,我没有保护你,给不了你需要的一切,让你受这样的罪……下辈子,我们做螳螂好吗?在新婚之夜,你吃了我,为我生孩子……死在你的腹中,我一定会很幸福的……”‎ ‎“不,不,我们还是做两只蝉吧,好吗?天天喝着露水,快乐地唱着歌……”‎ ‎“小心,小心,……”笑容迅速地从她脸上抽走,她大口大口地喘着气,泪水成股成股地流下,“快走,人来了……”他回头看了一眼,露出苍凉而无悔的笑,“傻孩子……我们不是要一起做蝉么?”‎ ‎“啪!”一声脆响,伴着一声满意的说话,“哼,又打死了一只臭蚊子!”‎ 他在死前的一瞬紧紧地拥抱了她。他们的血流在了一起,凝成一滴鲜红色的眼泪。‎ ‎7.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公蚊子发现自己“无法遏抑住她吸食人血的野心”,这为后文母蚊子坦白自己怀孕埋下伏笔,使文章情节设置合情合理。‎ B. 前世时,他送给她一块晶莹剔透的石头,可她嫁给了送她很多不完美石头的另一企鹅,这说明在她看来,现实条件比单纯的爱情更需要考虑。‎ C. 公蚊子在前世她嫁人时选择退出,不承担家庭责任,在母蚊子去吸血时,他还在草叶上不停颤抖,说明公蚊子有懦弱胆小的缺点。‎ D. 公蚊子说下一世要变成螳螂,在新婚之夜被母蚊子吃掉,这不但是他深爱母蚊子的表现,更是他终于明白“爱情需要责任”的证明。‎ ‎8. 请结合全文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划线句子的含义。‎ ‎9. 请结合文本分析,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篇幅介绍他们前世的故事。‎ - 28 -‎ ‎【答案】7. C 8. ①比喻修辞,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两只蚊子被人拍死了,血融在一起,呈液体状态,像一滴鲜红色的眼泪。②表达对两只蚊子死亡的遗憾。他们之间缺少沟通,直到临死前公蚊子才了解母蚊子不是因为欲望和野心才吸食人血,也了解了母蚊子前世选择的真正原因,却也为时晚矣,他们无论前世还是今生都未能一起共度无忧无虑的生活。 ‎ ‎9. ①情节上,交代两只蚊子前生的爱情纠葛,表现出公蚊子对母蚊子纯粹的爱,为下文母蚊子揭示前世没有嫁给公蚊子的真实原因做铺垫。②形象上,生动刻画出两只从前生到今世都彼此相爱的蚊子形象。③主题上,前世的故事表现出一种爱情观,只有单纯的爱情支撑不了长久的婚姻和对儿女的责任,同时也说明了爱情中沟通的重要性,引人深思。④艺术效果上,运用插叙,增加了文章的奇幻色彩,让两只蚊子的爱情故事更加曲折动人,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解析】‎ ‎【7题详解】‎ 该题属于综合考查文学类文本的基本体裁特征。考查内容涉及作品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作品主旨,小说的语言,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做此类题须细心和耐心,结合选项具体分析。仔细阅读选项,然后逐一到原文中搜索相关内容。理解后和选项加以比对,看看是否有出入。‎ C项,“说明公蚊子有懦弱胆小缺点”分析有误。公蚊子颤抖是出于对母蚊子的担心,小说结尾公蚊子选择和母蚊子一起去死,可见他并不儒弱胆小。‎ 故选C。‎ ‎8题详解】‎ 该题考查理解句子的含义。理解句子的含义要遵循“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不能只抓住所给句子作表面解读,要深入文本,关注前后文进行分析。理解时要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分析研究,几个分句的要对分句逐个解读,有使用修辞手法的要还原。本题要求理解文中最后一句话的含义。这句话是“他们的血流在了一起,凝成一滴鲜红色的眼泪”,“血”“凝成”“眼泪”,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表现了,这两只蚊子被人类打死时血液融在一起时的情形。这滴眼泪代表着遗憾,因为直到死亡的前一刻才,公蚊子才知母蚊子冒死吸食人类鲜血的原因,也才知道她前世没嫁给他的原因,现在知道了,可是死亡已经来临了。‎ ‎【9题详解】‎ - 28 -‎ 该题考查学生理解内容,分析结构的作用,确切地说是分析插叙的作用。答题前,考生首先要通读文本,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领悟文本表达的主旨。然后能知道插叙的基本作用。本题要求分析作者用大量篇幅介绍他们前世的故事的原因,也就是分析作用。首先介绍他们前世的故事的原因在文中属于插叙部分,从插叙内容本身的角度分析,前世故事表现的是这两只蚊子前世的爱情纠葛,公蚊子爱极了母蚊子,于是想尽办法去为她找最美的石头,但他不知,在他不断捡不断丢的背后,另一只蚊子捡了便宜,于是母蚊子为感激另一只蚊子而嫁给了他,这只公蚊子因太爱母蚊子,不懂母蚊子的需要而错失爱情。从情节的角度分析,这插叙的内容为下文母蚊子临死前告诉公蚊子她没嫁给他的真实原因做了铺垫。从形象的角度分析,这个插叙的故事塑造了两只无论还是今生都相爱的蚊子形象,感人至深。从表现主旨的角度分析,前世中,母蚊子爱着公蚊子子,也知道公蚊子爱自己,公蚊子为找最美的石头能配得她而历尽千辛万苦,但母蚊子却只需要很多的石头来育儿,能理解出,婚姻中不只有单纯的爱情,还有责任,正如下文母蚊子所说“单纯的爱情支撑不了长久的婚姻和对儿女的责任”。另一方面,两只蚊子明明彼此相爱,公蚊子却不知母蚊子所需,而母蚊子明知公蚊子爱自己却不告诉他自己真正需要什么,这说明爱情中沟通很重要。从小说的表在效果角度分析,插入的故事具有奇幻色彩,故事本身又充满波折,非常吸引人。‎ ‎【点睛】该题考查学生理解内容,分析结构的作用,确切地说是分析插叙的作用。答题前,考生首先要通读文本,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领悟文本表达的主旨。然后能知道插叙的基本作用。插叙的作用:(1)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2)有时会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3)使文章脉络清晰。(4)推动情节发展,更好的突出人物的性格。(5)突出主题。(6)为下文作铺垫。(7)丰富文章内容,使情节更加完整。(8)补充说明了有关文章的具体内容。(9)让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10)有助于情节的展开,刻画人物性格,补充背景材料,使人物形象生动完整,突出其某个特点,或交代细节,从而升华主题。‎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费祎,字文伟,江夏鄳人也。少孤,依族父伯仁。伯仁姑,益州牧刘璋之母也。璋遣使迎仁,仁将袆游学入蜀。会先主定蜀,祎遂留益土,与汝南许叔龙、南郡董允齐名。时许靖丧子,允与祎欲共会其葬所。允白父和请车,和遣开后鹿车给之,允有难载之色,祎便从前请先上。及至葬所,诸葛亮及诸贵人悉集,车乘甚鲜,允犹神色未泰,而祎晏然自若。持车人还,和问之,知其如此,乃谓允曰:“吾常疑汝与文伟优劣未别也,而今而后,吾意了矣。”‎ 先主立太子,祎与允俱为舍人,迁庶子。后主践位,为黄门侍郎。丞相亮 - 28 -‎ 南征还,群僚于数十里逢迎,年位多在袆右,而亮特命祎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亮以初从南归,以祎为昭信校尉使吴。诸葛恪、羊衙等才博果辩,论难锋至,祎辞顺义笃,据理以答,终不能屈。权甚器之,谓祎曰:“君天下淑德,必当股肱蜀朝,恐不能数来也。”还,迁为郎中,亮北驻汉中,请祎为参军。建兴八年,转为中护军,后又为司马。值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刃拟仪,仪泣涕横集。袆常入其坐间,谏喻分别,终亮之世,各尽延、仪之用者,神匡救之力也。亮卒,祎为后军师。顷之,代蒋琬为尚书令。琬自汉中还涪,祎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延熙七年,魏军次于兴势,假祎节,率众往御之。光禄大夫来敏至祎许别,求共围棋。于时羽檄交驰,人马擐甲,严驾已讫,祎与敏留意对戏,色无厌倦。敏曰:“向聊观试君耳!君信可人,必能办贼者也。”祎至,贼遂退,封成乡候。琬国让州积,祎复领益州刺史。祎当国功名,略与琬比。十一年,出驻汉中。自琬及祎虽自身在外庆赏刑威皆遥先咨断然后乃行其推任如此十六年岁首大会魏降人郭循在坐祎欢饮沉醉为循手刃所害谥曰敬侯。‎ ‎(选自《三国志·蜀书》)‎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自琬及祎/虽自身在/外庆赏刑威/皆遥先咨断/然后乃行/其推任如此/十六年岁首大会/魏降人郭循在坐/祎欢饮/沉醉为循手刃所害/谥曰敬候 B. 自琬及祎/虽自身在外/庆赏刑威/皆遥先咨断/然后乃行/其推任如此/十六年岁首大会/魏降人郭循在坐/祎欢饮沉醉/为循手刃所害/谥曰敬候 C. 自琬及祎/虽自身在/外庆赏刑威/皆遥先咨断/然后乃行其/推任如此/十六年岁首大会/魏降人郭循在坐/祎欢饮沉醉/为循手刃所害/谥曰敬候 D. 自琬及祎/虽自身在外/庆赏刑威/皆遥先咨断/然后乃行/其推任如此/十六年岁首/大会魏降人/郭循在坐/祎欢饮沉醉/为循手刃所害/谥曰敬候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子,古代储君称谓。商周时期天子及诸侯的嫡长子,称太子或世子。自秦朝开始,只有皇位的继承者,才能称太子或皇太子。本文的太子指的是刘禅,“乐不思蜀”这个成语跟他有关。‎ B. 黄门侍郎,官名。秦置,汉沿设。即给事于宫门之内的郎官。宫禁之门黄闼,故称黄门郎或黄门侍郎。秦、汉另有给事黄门,职司相同,东汉并为一官,或称给事黄门侍郎。掌侍从皇帝,传达诏命。‎ C.‎ - 28 -‎ ‎ 丞相亮,即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发明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诚子书》。三顾茅庐、伐林望友、割发代首等故事都跟他有关。‎ D. 谥,谥号,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和品德进行评定,给子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谥号分公谥和私溢,平民没有溢号。‎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费祎少孤,蜀地游学,与董允齐名,居官舍人、庶子、黄门侍郎,丞相器重,众人另眼相看。‎ B. 费祎与董允同参加葬礼,乘车简陋,董允面有难色,费祎泰然自若,沉静如常,深得董和赏识。‎ C. 费祎出使吴国,大展辩才,据理不屈,得孙权美誉。他回来后升为郎中,建兴八年转任中护军,后又任司马。‎ D. 费祎善于调停,劝解魏杨,使他们和解如初;费祎面危不惧,临阵对弈,成功退敌。延熙十六年初,为人所害。‎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少孤,依族父伯仁。伯仁姑,益州牧刘璋之母也。璋遣使迎仁,仁将祎游学入蜀。‎ ‎(2)琬固让州职,祎复领益州刺史。祎当国功名,略与琬比。‎ ‎【答案】10. B 11. C 12. D ‎ ‎13. (1)(费祎)幼时父亲死了,依靠堂父费伯仁生活。伯仁的姑姑是益州牧刘璋的母亲。刘璋派人迎接费伯仁入蜀,伯仁就带着费祎到蜀地求学。(2)蒋琬坚决推让益州的职务,费祎便又兼任益州刺史。费祎主持国事所立的功名,大致与蒋琬并列。‎ ‎【解析】‎ ‎【10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对“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要特别注意。‎ ‎“在外”是在朝廷之外的意思,中间不能断开,因此排除AC项。‎ ‎“魏降人郭循”是所在句子的主语,前面要断开,因此排除D项。‎ 故选B项。‎ ‎【11题详解】‎ - 28 -‎ 该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面广量大,涉及的点和面很多,需要考生平时做个有心人,随时看到随时积累,并能举一反三进行记忆。‎ C项,“伐林望友、割发代首等故事都跟他有关”陈述有误。伐林望友、割发代首都跟诸葛亮无关。‎ 伐林望友,又叫伐林望徐。徐庶是刘备麾下的比较有文才武略的人物,非常受到刘备的重视。徐庶的母亲被骗到曹营,徐庶去曹营见母,刘备送了一程,又送一程,“凝泪而望,却被一树林隔断。玄德以鞭指曰‘吾欲尽伐此处树木。’众问何故。玄德曰:‘因阻吾望徐元直之目也。’”伐林望友,表现了刘备对人才的重视和渴望人才的来归。‎ 割发代首,曹操在一次征讨张绣的战争中,约束兵马特令不许在行军中途军马啃吃青苗,但是他自己的坐骑不慎贪吃。为严明军纪,他打算自刎谢罪,在众将土和文臣的劝解下,割下自己的头发作为惩罚。古人以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也算是比较重的惩罚了,等于砍头治罪。‎ 故选C。‎ ‎【12题详解】‎ 本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D项,“和解如初”错,文中只是说,他们发生矛盾时,费祎就常坐到他们中间,分别予以劝解,诸葛亮在世时,之所以能充分发挥魏延、杨仪各自的才能。并没有说他们和解如初。‎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文言实词和虚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该题第一句中,孤,年幼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此处指死了父亲;族父,堂父;伯仁姑,益州牧刘璋之母也,是判断句;将,带着。第二句中,固,坚决;让,推让;领,兼任;当国,主持国事;比,并列。这些词语都是句中关键词,要用心翻译。翻译时还要注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流畅。‎ - 28 -‎ ‎【点睛】断句首先牢记一个前提―――领会大意。要通读全文文段,领会基本意思,在此基础上,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之间的联系。断句的常用方法主要有:(1)善用标志性词语断句,比如句首发语词、句尾语气,对话标志词(如曰、云、语、言、道、白、对、谓等字),抓住了它们,也就抓住了一些捷径或诀窍。(2)结合章法结构断句,文言文中常用总说分承或分说总承的写法,而“分承”或“分说”部分,又多用对称句式,形成并列、排比。(3)了解固定结构断句,固定结构是文言运用中逐渐形成的凝固的词与词之间的搭配关系,每一种固定结构都有其特定的使用范围,熟悉每种固定结构的常规形式,有助于其前后句子的断开。这些特点,均有益于断句。‎ 参考译文:‎ 费祎,字文伟,江夏鄙县人。(费袆)幼时父亲死了,依靠堂父费伯仁生活。伯仁的姑姑是益州牧刘璋的母亲。刘璋派人迎接费伯仁入蜀,伯仁就带着费祎到蜀地求学。正遇上先主刘备定都蜀地,费祎于是留在了益州,与汝南人许叔龙、南郡人董允名气相当。这时许靖的儿子死了,董允和费祎打算一同去参加许子葬礼。董允向父亲董和说要一辆车子,董和便给他们派了一辆从后面开门的鹿车,董允面有难色不愿上车,费祎却抢先登上去。等到达安葬地,诸葛亮等显贵人物都到了场,他们的车辆装饰很漂亮,董允下车后表现出很不好意思的神色,而费祎却泰然自若。驾车的人返回后,董和向他询问此行的情况,知道了两人的表现,就对董允说“我常常疑心自己还没有分辨岀你和费文伟的高下,从今以后,我清楚了。”‎ - 28 -‎ 先主立刘禅为太子,任费祎和董允为舍人,又升为庶子。后主刘禅继位后,他们任黄门侍郎。丞相诸葛亮南征回朝,群官到都城外凡十里处迎接。其中大多数官员比费祎年长且职位尊贵,但诸葛亮却只命费祎与自己同乘一车,从此众人莫不对费祎另眼相看。诸葛亮刚从南边归来,任命费祎为昭信校尉出使吴囯。诸葛恪、羊衙等人,知识广博,才能卓越,善于辩论,论辩责问言辞锋利,而费袆与他们谈论时,却滔滔不绝,含义深刻,据理回答,对方始终不能使他服输。孙权十分器重费祎,对他说:“您是天下有美德的人,一定能成为蜀国辅佐帝王的得力大臣,恐怕不能多次来我们东吴了。”费祎回蜀后,升为郎中。诸葛亮北驻汉中时,请费祎任参军。建兴八年,费祎转任中护军,后又任司马。当时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互相憎恶,每当坐在一起时就争论不休,有时魏延甚至举刀比划着要杀杨仪,杨仪则痛哭流涕。费祎就常坐到他们中间,分别予以劝解,诸葛亮在世时,之所以能充分发挥魏延、杨仪各自的才能,主要靠费祎对他们二人的帮助扶正。诸葛亮去世后,费祎任后军师。不久,代替蒋琬任尚书令。蒋琬从汉中回到涪县时,费祎升为大将军,总领尚书职务。延熙七年,魏军驻扎在兴势山,后主授予费祎符节,他率领士兵前去抵御。光禄大夫来敏到费祎处告别,请他一起下盘棋。当时战事正急,军书往来传递,人马披甲戴盔,战车整备完毕,而费祎却与来敏专心致志地下棋,毫无急躁厌倦的样子。来敏说:“我来这里只不过是观察试探您罢了!看来您确实是最适宜的人选,一定能打退敌寇。”费祎到了兴势山,敌人就撤退了,费袆被封为成乡侯。后来,蒋琬坚决推让益州的职务,费祎便又兼任益州刺史。费祎主持囯事所立的功名,大致与蒋琬并列。延煕十一年,费袆出驻汉中。从蒋琬到费祎,即使身负重命远在朝外,但奖赏惩罚之事,朝廷都要先向他们征求意见,然后才执行,他们受到的尊崇信任就像这样。延熙十六年的岁首大会,魏国降将郭循也在座。费祎畅饮沉醉,被郭循亲手持刀所害,赠谥号为“敬侯”。‎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两首清诗,完成下列小题。‎ 苔 袁枚 其一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其二 各有心情在,随渠爱暖凉。‎ 青苔问红叶,何物是斜阳。‎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 A. “白日不到处”是说苔花在没有日光的夜晚也努力展现自己,交代其生长环境。‎ B. “也学牡丹开”一句运用比拟,表明青苔虽小,却也渴望展现出自己的美。‎ C. “随渠爱暖凉”表明青苔在水渠边生长,既喜欢温暖,也喜欢阴凉习性。‎ D. “何物是斜阳”是青苔对红叶的发问,表明青苔想要从幽暗的环境中解脱。‎ ‎15. 两首诗各自表达了青苔怎样的精神品质?请概括并分析 ‎【答案】14. B 15. ①其一的青苔自信、自强、乐观。苔花虽然渺小,长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却不自惭形秽,要像华丽的牡丹一般绽放,努力展现自己的风采。②其二的青苔安然、自适、随性。红叶喜暖,青苔爱凉,都出自它们内心的选择;青苔生于阴凉之地,不知斜阳为何物,在对红叶的反问中,流露出一种安然自适的态度。‎ ‎【解析】‎ ‎【14题详解】‎ - 28 -‎ 该题是对诗歌的综合考查,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 A项,“白日不到处”赏析有误,不是“没有日光的夜晚”,是太阳光照不到的地方,‎ C项,“‘随渠爱暖凉’表明青苔在水渠边生长”赏析有误,“渠”是“它”的意思,不是水渠。‎ D项,“表明青苔想要从幽暗的环境中解脱”赏析有误。不是渴望解脱,而是安然自适。‎ 故选B。‎ ‎15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主旨的理解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全诗,对诗歌有整体性的理解和把握,读懂诗歌写了什么,然后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句进行细细品读,体悟其中蕴含的情感。有时诗中还会有直接抒情的词句。本题要求概括并分析这两首诗各自表达了青苔怎样的精神品质。第一首中,“白日不到处”,苔虽然白天出照不到太阳,“青春恰自来”,但它依然保有青春的精神,自信,执着,坚强。“如米小”“学牡丹开”虽然苔花极小,但它依然学牡丹一样,极力绽放自己,展现自己的美,一点也不因为照不到阳光而气馁,也不因为小而羞惭。第二首中的苔“随渠爱暖凉”,适用环境,安然自适,红叶爱暖,苔爱凉,苔并不因为看到太阳而抱怨,反而问红叶“何物是斜阳”,可见苔随性的态度。‎ ‎【点睛】理解诗歌的情感,首先知道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有哪些。1、忧国伤时。有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的,有反映离乱的痛苦的,有同情人民的疾苦的,有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的。2、建功报国。有建功立业的渴望的,有保家卫国的决心的,有报国无门的悲伤的,有山河沦丧的痛苦的,有年华消逝,有壮志难酬的悲叹的,有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有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的。3、思乡怀人。有羁旅愁思的,有思亲念友的,有边关思乡的,有闺中怀人的,4、生活杂感。有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的,有昔胜今衰的感慨的,有借古讽今的情怀的,有青春易逝的伤感的,有仕途失意的苦闷,有告慰平生的喜悦。5、长亭送别。有依依不舍的留念,有情深意长的勉励。‎ 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赤壁赋》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短暂和个体渺小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写琵琶女回味往昔,梦醒时无限伤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 - 28 -‎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朝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兵,虽有“____________________”之雄心,也只怕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局。‎ ‎【答案】 (1). 寄蜉蝣于天地 (2). 渺沧海之一粟 (3). 夜深忽梦少年事 (4). 梦啼妆泪红阑干 (5). 封狼居胥 (6). 赢得仓皇北顾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背诵默写难度不大,但考生常得不到满分,原因有二,一是背不出来,二是写了错别字,后者是主要原因。课内的句子当抓牢,倒背如流,理解内容记忆,这样不会背错填错句子,同时关注其中易错的字。这些字主要是形声字,考生很容易写成同音异形字,如蜉蝣、渺沧、粟、忽、妆、阑干、狼居胥、赢、仓皇等词,都要格外留意。‎ 第Ⅱ卷(表达题 共80分)‎ 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素材全媒体时代,信息资讯前所未有的丰富,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前所未有的多样便捷。但从另一方面看,信息爆炸,反而会让有效信息被淹没,资讯增多,各种各样的不实传言、虚假新闻也________,快速传播也可能传播失真,观点表达也可能观点极化,传递情感也可能情绪泛化,舆论场上的这些新变化,既增加了舆论引导、凝聚共识的难度,同时也恰恰说明:信息芜杂,优质内容依旧是稀缺资源;______,主流声音依然是刚性需求。‎ 信息技术和传播渠道是中性的,但不能只从技术层面看待媒体融合。信息传播的背后有价值导向,观点交锋的深处是_______。网上新闻舆论阵地,正确的东西不去占领,错误的东西就会去________。身处媒体融合的时代潮流,使主流媒体更应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融合发展中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价值标准。‎ 媒体融合是一场“自我革命”。作为“正在发生的历史”,(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风狂雨急时岿然不动,主流媒体应该有这样的担当,也应该有这样的能力。‎ ‎(节选自《扩大主流影响力版图》,《人民日报》)‎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满城风雨 震耳欲聋 得道多助 渔人得利 B. 甚嚣尘上 人声鼎沸 人心向背 鸠占鹊巢 C. 甚嚣尘上 震耳欲聋 人心向背 渔人得利 D. 满城风雨 人声鼎沸 得道多助 鸠占鹊巢 - 28 -‎ ‎18. 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身处媒体融合的时代潮流,使主流媒体更应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融合发展中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价值标准。‎ B. 身处媒体融合的时代潮流,主流媒体更应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融合发展中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价值标准。‎ C. 身处媒体融合的时代潮流,主流媒体更应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融合发展中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价值标准。‎ D. 身处媒体融合的时代潮流,使主流媒体更应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元中立主导,在融合发展中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价值标准。‎ ‎19.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媒体融合可说没有先例可循,但只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葆有“向前走,莫回头”的激情、找到“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规律,主流媒体就能让党的声音传得更深入、传得更开、传得更广。‎ B. 但只要因势面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媒体融合可说没有先例可循,葆有“向前走,莫回头”的激情、找到“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规律,主流媒体就能让党的声音传得更深入、传得更开、传得更广。‎ C. 媒体融合可说没有先例可循,但只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葆有“向前走,莫回头”的激情、找到“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规律,主流媒体就能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 D. 但只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媒体融合可说没有先例可循,葆有“向前走,莫回头”的激情、找到“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规律,主流媒体就能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 ‎【答案】17. B 18. C 19. C ‎【解析】‎ ‎【17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这类题一定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词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意义。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 - 28 -‎ 甚嚣尘上:甚,很;嚣,喧嚷。人声喧嚷,尘土飞扬。原形容军中正忙于准备的状态。后来形容消息普遍流传,议论纷纷。现多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满城风雨:城里到处刮风下雨。原形容重阳节前的雨景。后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语境是说各种不实传言、虚假新闻传播很快。因此选用“甚嚣尘上”。‎ 人声鼎沸: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依据语境前面的分句,可推知,此处是说的环境背景,是说各种声音声音都有,很嘈杂。因此选用“人声鼎沸”。‎ 人心向背:向,归向,指拥护;背,背离,指反对。指人民大众的拥护或反对。得道多助:合乎正义的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语境是说不同的信息传播代表不同的观点,正确的观点合乎道义,会得到大众的支持,错误的会被否定。因此选用“人心向背”。‎ 鸠占鹊巢:斑鸠不会做窠,常强占喜鹊的窠。比喻强占别人的住屋。渔人得利:渔翁,比喻第三者。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语境是说观点交锋时,如果正确的东西不争取得到支持,占领阵地,取得话语权,那么阵地或者话语权就会被错误的议论占领。而这阵地本应是正确的一方。因此选用“鸠占鹊巢”。‎ 故选B项。‎ ‎【18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做病句题首先整体阅读,根据语感可以直接排除个别选项。其余的,要仔细阅读,划分句子成分,先提取句子的主干,然后再看内部修饰是否恰当。这样能检测出搭配是否恰当,成分是否残缺,结构是否混乱,句式是否杂糅等问题。最后再看句中有无一些容易出现病句的标志词,细细推敲。‎ 画线句中,“使”多余,应去掉。因此排除AD项。‎ 另外,“树立”和“标准”搭配不当,可将“树立”改为“确立”,排除B项。‎ 故选C项。‎ ‎【19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选句子填空,要通读语段,整体理解语段的内容,重点捕捉空格前后的内容,注意前后话题的中心,表达的重点和角度,然后结合选项内容加以比较推敲。‎ 括号前面讲的是媒体整合,“媒体融合可说没有先例可循”应放在句首,因为依据提供的选项内容可知,所填的内容主语都是媒体融合,并且句话与括号前面内容衔接紧密,同时又与后面的内容构成转折。因此排除BD项。‎ A项,“传得更深入、传得更开、传得更广”语序不当,应是先“传得更开、传得更广”,后“传得更深入”。先有广范的传播范围,然后才能强调传播的深度,被人们理解和接受。排除A项。‎ - 28 -‎ 故选C项。‎ ‎20.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世间事物有真善美三种不同的价值,①________。这三种心理活动恰和三种事物价值相当:真关于知,善关于意,美关于情。人能知,就有好奇心,就要求知,就要辨别真伪,寻求真理。人能发意志,就要想好,就要趋善避恶,造就人生幸福。②______,就爱美,就欢喜创造艺术,欣赏人生自然中的美妙境界。③___,三者都是人类天性;人生来就有真善美的需要,真善美俱备,人生才完美。‎ ‎【答案】 (1). 人类心理有知情意(或人类心理有知意情)三种不同的活动 (2). 人能动情感 (3). 求知、想好、爱美 ‎【解析】‎ ‎【详解】该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补写方法: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内容,把握文段层次;2、明确空缺句子所处的位置,判断补写句子与前后句的关系;3、勾画出能够选用或参照的信息;4、选词造句;5、串读检查。第一空前面说世间事物有三种价值,后面说这三种心理活动恰和三种事物价值相当,因此该空应表达人类有三种心理活动,又依据下文“真关于知,善关于意,美关于情”,可知这三种心理是知意情,因此该空应填“人类心理有知情意(或人类心理有知意情)三种不同的活动”。第二空前面强调人类心理的三个方面,知意情。接着先说了知和意,因此该空是阐述情的方面。依据前句的句式“人能发意志”,因此该空应填“人能动情感”。第三空后面说“三者都是人类天性”,这“三者”是前面所说的有关人类知意情的行为,而“知意情”是名词,要变成动词,是一种行为,依据前面对“知意情”的阐述内容,抓住关键词“就是求知”“就是想好”“就是爱美”,可填“求知、想好、爱美”。‎ ‎21.下面是某校高三毕业生参加自主招生时写的一封自荐信,其中有五处语言表达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自荐信 xx大学招生办老师:‎ 您好!‎ - 28 -‎ 我是李xx,来自xx市xx中学,成绩优秀,热爱文学,一直荣任我校文学社社长,曾在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并有多篇大作发表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上,在写作方面颜有天赋,希望能得到你校文学院的垂青,实现我的文学梦。务必给我一次机会。感谢您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拜读我的申请资料。‎ xx中学李xx ‎2019年3月19日 ‎【答案】“荣任”改为“担任”;“大作”改为“作品”;“你校”改为“贵校”;“务必”改为“希望能够”;“拜读”改为“阅读”。‎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得体就是语言表达符合具体的情境、对象、语体,要求分清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身份、不同对象、不同目的,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本材料是某高三毕业生参加自主招生时写的一封自荐信。“一直荣任我校文学社社长”中,“荣任”一般指称颂人光荣担任某一职位。此处是说自己,不妥,可改为“担任”。“并有多篇大作发表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上”中,“大作”是敬词,用于称别人的作品,此处是学生说自己,不妥,可改为“作品”。“希望能得到你校文学院的垂青”中,“你校”不能体现出学生对该大学的敬意,可改为“贵校”。“务必给我一次机会”中,“务必”指一定,必须的意思,此处是学生自荐,不礼貌,可改为“希望能够”。“感谢您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拜读我的申请资料”中,“拜读”是读别人作品或书信的敬词,此处是学生希望别人读自己的作品,可改为“阅读”。‎ ‎【点睛】语言表达得体,主要是指使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所谓“语境”包括内容(词语、句子、段落和整体和谐)、场合(时间、地点、氛围),说话的对象(称谓、语气),目的(说什么、怎么说)以及说话人自己的身份;所谓“语体”主要指是口语(谈话、演讲、辩论、广播稿)还是书面语(政论语体、科技语体、文艺语体、应用语体)。前者要求通俗易懂、多用短句、不用文言词。后者须根据所使用的文体而定,例如应用语体包括启事、通知、申请(假条通俗易懂、简洁平实),广告(形象生动、多用修辞),广播稿(通俗化、口语化)等。‎ 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深圳中学发布2019年拟聘教师名单,新聘的35名教师均为硕士以上学历,其中20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1人毕业于哈佛大学。这些老师中7人为硕士生,8人为博士生(3人为博士后)。‎ 在羡慕深圳一些学校“豪华”师资的同时,网友也就“顶尖名校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算不算学历浪费”的话题展开讨论。‎ - 28 -‎ 针对以上材料,你怎么看?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清北硕博任中学教师”不是“大材小用”‎ 深圳中学“牛师”队伍再次壮大!近日,深圳中学发布2019年拟聘教师名单,清一色国内外一流院校,其中单清北毕业生就有20名。这份“豪华版”的新聘教师名单一经公布,立即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网友们纷纷发出“清华、北大毕业生去哪了?原来是去深圳教书了”“本科毕业的我,看完瑟瑟发抖”之类的调侃。同时,“顶尖名校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算不算大材小用”的话题,再度引发争论和热议。‎ 据了解,深圳中学引进“豪华版”教师已不是新鲜事。该校校长朱华伟就是一位拥有博士头衔的校长,而且目前深圳中学共有教师400余人,其中硕士200多人、博士30人。教授、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竞赛金牌教练、名教师等40余人。近几年从哈佛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海内外名校引进了百余位优秀毕业生。可见,在深圳中学里,清北硕博任中学教师已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了,根本就不稀奇了。‎ 可面对“清北硕博任中学教师”这一“奇象”,不少人觉得这是“大材小用”“屈才了”,是一种“人才浪费”。果真如此吗?诚如深圳中学朱华伟校长所言,一流的高中就需要有一流的师资队伍,越优秀的学生,就越需要优秀的老师引领。因此,我认为,“清北硕博任中学教师”,其实也是“大材大用”“人尽其才”,而绝非是“大材小用”“人才浪费”。‎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关乎一个民族和国家兴旺发达的基础工程,也是需要一个国家和社会始终关注、持续投入的事业。因此,笔者以为,培养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才离不开“大师”“名师”,而高学历人才勇于承担基础教育,勇于放下“高学历”的光环,到中学,乃至到小学担任普通教师,这既是把教育当作一种情怀的表现,更是把教育当作一种责任和担当的体现。‎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兴校之道,始于人才。”随着社会发展和我国基础教育水平的提升,高学历人才助力基础教育,早已不是什么新闻。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城市,顶尖名校的硕士博士当中小学老师,更是“寻常事”。因此,越来越多高学历的人选择来当老师,把自己所学所得教给祖国的下一代,这显然也是“大材大用”,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来说都是一大幸事。‎ 因此,大可不必对“清北硕博当中学教师”大惊小怪,因为这既符合正确的教育观,也符合正确的人才观。‎ 总之,一句话,“清北硕博当中学教师”不是“大材小用”。‎ - 28 -‎ ‎【解析】‎ ‎【详解】本次作文是给材料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前,先通读材料,仔细审读材料,整体理解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白材料蕴含的道理。审清本题的限制性,然后选取合适的角度进行立意构思。如写议论文,要做到观点鲜明准确,论据典型,论证要有力,要有层次性,能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地进行论证。论证方法不能单一。如写记叙文,则要写清人和事,注重细节描写,以情动人。相比较而言,本次作文倾向于写议论文。‎ 审题:‎ 本次作文为任务驱动型作文。提供的材料有两段。第一段说明深圳中学发布2019年拟聘教师师资“豪华”,都是高学历,且大多出自名校。第二段是借网友的话题展开讨论“顶尖名校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算不算学历浪费”。写作时抓住第二段的问题思考,明确自己的观点和立场,然后确定立意和写作方向。可以认为顶尖名校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是资源浪费,比如,个人社会国家为个人成长都付出很多代价,取得高学历只去做中小学教师有些浪费资源,他们本可以从事科学研究,也话能取得更大的成就。也可以不认同,比如认为职业无尊卑,贡献无大小。无论哪种观点,分析时都要有理有据,有说服力。‎ 参考立意:‎ ‎“清北硕博任中学教师”大材小用了;“清北硕博任中学教师”不是“大材小用”;职业无尊卑,贡献无大小等。‎ 行文思路:‎ 假如以“‘清北硕博任中学教师’不是‘大材小用’”为立意、为题作文,则可以这样写:开头引用第一段材料,亮出话题,然后结合平时关注的新闻,介绍深圳中学的师资,表明清北硕博任中学教师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不稀奇。接着分析部分人对此议论的焦点,认为是“大材小用”,然后表达自己的看法,并非“大材小用”,后面阐述理由。教育有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大业,高学历名校出身的人担任中学师,更能体现出他们的情怀和责任感。能培新出更多的人才。再说并不是所有的高学历都从事中学教育事业。然后收尾,对此不必大惊小怪。‎ 素材积累:‎ ‎1.‎ - 28 -‎ 晋石崇《许巢论》:盖闻圣人在位,则群材必举,官才任能,轻重允宜,大任已备,则不抑大材使居小位;小材已极其分,则不以积久而合处过材之位。‎ ‎2. 宋·陆游《送辛幼安殿撰造朝》诗:“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 ‎3. 陆游是辛弃疾的好朋友,他一直为辛弃疾不被朝廷重用而遗憾。有一次,宋宁宗传旨征求辛弃疾抗金意见,陆游认为这是辛弃疾施展自己才能的好机会,为他感到高兴。为7鼓励辛弃疾发挥自己的才能,陆游特地写了一首长诗《送辛幼安殿撰造朝》赠给他。“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是其中两句,说辛弃疾如同古代政治家、军事家管仲、萧何一类的人物,现在当浙江东路安抚使,实在是把大的材料用在小处,鼓励他为收复中原而努力,不要因为受到排挤不得志而不满。‎ ‎4. 周瑜病死后,鲁肃向孙权推荐庞统,孙权不用他。鲁肃就推荐庞统去投奔刘备。刘备见他长相难看,就将他安排到耒阳县当县令,庞统不悦想用才学打动刘备,又见诸葛亮不在,只得辞行。到了那以后,终日借酒浇愁。刘备听闻庞统不理政事,终日把酒取乐,大怒,命张飞去荆南巡视。张飞遂与孙乾一同前往。到时未见庞统出来迎接。庞统的同僚告诉张飞,庞统如何不理政事。张飞大怒,想擒拿庞统。孙乾劝他见了庞统,治罪不迟。张飞见庞统后,大喝他把县的各种事给废了。而庞统却认为都是小事,结果只用半天的时间,就把这个月的事都处理了,张飞佩服不已,就向刘备推荐了他。后人便演化出了庞统当县令--大材小用的歇后语。‎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全称是叙事体新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其实质也就是有些地方所说“时评类”作文,其本质还依然是材料作文,只是在材料的基础上,增加了明确的指向性任务,意在增强写作的目的性、防止套作。这种作文题重在考查学生对一事物或社会现象的态度与看法,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表达的清晰与晓畅。因此,在写作这类作文时,有些基本的东西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具备了其中的基本要素,才能达到要求;只有具备了其中的基本框架,才能在考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哪些构件组成呢?笔者认为,有如下五部分。‎ ‎(一)一个响亮的标题 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 ‎(二)引述+表态+观点 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 - 28 -‎ 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 ‎(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 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 ‎(四)进一步深入阐述 这个步骤一般的同学很难发挥。到底要怎样才能深入呢?笔者认为,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 ‎(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 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多了。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 一篇习作具备了上述五个部件构建而成,已是有模有样、中规中矩,若能加上一些必备的调味品,如菜肴之于姜葱蒜,而后定然可取得高分好评。‎ - 28 -‎ ‎ ‎ - 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