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5.00 KB
  • 2021-06-03 发布

语文卷·2017届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2017-03)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I卷 一、现代文闺读(一)(9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中和之美”之于当下文学创作的意义 张丛皞 ‎“中和之美”是中华美学精神的组成部分,强调情感的表露要自然而然、居中克制、恰到好处,悲喜不要过度,情绪不宜宣泄,艺术表达与审美诉求尽量处于平衡、和谐、圆融的格局和状态中。 “中和之美”与当下中国文化境遇及大众心灵感受的脉息相通,对当下文学创作某些消极惰性倾向的平衡抑制功能。‎ ‎“中和之美”切近当下日常生活经验的主体部分。文学是现实的镜像和反映,文学是历史处境与社会精神的折射。文学的审美取向始终随社会主流现实的变化而变化。中国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的思想震荡与观念不适后进入了平稳有序的发展期,改革是温和渐进,罕有社会结构的大幅调整与价值观念的剧烈变迁。尽管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乏悲欢离合,但在平衡和平稳的社会大格局下,生活不再是荆天棘地和虎狼扑面,经历的大多也不是惊心动魄和生死抉择,大爱大恨、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大善大恶是极端化体验。“暴风骤雨”与“疾风劲雨”不是感受的普遍状态,“和风细雨”和“微风小雨”方是生活的主旋律。固然,人生难免有波折,情感也必会有波澜起伏,人格也要顶天立地,批判的锋芒也自不可缺,但就中国社会生活的主流气质而言,横眉冷对、歇斯底里、咬牙切齿明显是不自然和非常态的。中国传统美学在20世纪失去影响力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它丧失了阐释力,不能全面而有效的诠释现代中国社会的生存体验。重提“中和美学”,不是要在文学创作中建构生活的应然状态,而是它本身就切近生活的已然状态。以中和美学直面人生,钩沉世态,能较为准确地融构当下的存在经验,在某种意义上,“中和美学”是一个通向“中国故事”的路标,凭借它,文艺更容易到达“非虚构”生活的临界状态。‎ ‎“中和之美”符合当下大众的审美习惯。“中和美学”是中国传统中庸文化心理与审美意识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已沉淀到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的最深处。因此,文艺创作不仅要贴近社会,而且要切近心灵;不仅要有思想的张力,而且还要有精神的深度。一些文艺创作固然可以通过欲望煽情与极致人格书写产生的强烈风格而获得某种吸引力,但其影响只能是暂时性和有限性的,因为它的本质是刺激性的和消费性的。真正不沉于时间渊薮的富于成就的文学都是关注人的生存,歌颂人的天籁的作品。这类创作有对人的价值生活和伦理处境的深度关注,有对人的存在的发现与询问,有对群体意识的体察和共性精神状态的从容抚摸。在这个意义上,“中和美学”更符合国人的审美习惯和欣赏心理,它与当下中国人的心灵生及大众生活精神主脉互息互通。自觉贯彻中和美学的文艺创作传递的观念和经验,可以令艺术创造者和接受者分享共同的情感与理念,获得真正的共鸣和相似的联想。这种艺术力量带来的不是隔阂陌生或是与现实经验的巨大反差,而是自由自在、持久动人的审美愉悦。‎ ‎“中和之美”有利于抑制当下中国文学的某些偏颇。当下文坛,无论是文学观念上的陈陈相因,还是创作意图上与商业文化的亦步亦趋,都要借助血泪涕零的悲戚煽情、正邪价值的激烈对抗,高潮迭起的戏剧夸张、自我撕裂的感官本能以及疯狂诡奇的文本格调来实现,这明显与习见的日常生活相抵触,意识偏见与美学偏执不证自明。“中和美学”有抑制当下文学创作惰性的能量,以其为原则和参照进行艺术选择和艺术升华可以创生出敦厚平和与豁达俊逸的审美韵致,能在叙事的奔放与理性的约束间获取某种平衡,能规范和治理文学创作中失之节制的欲望写作与个人化倾向,能对那种通过戏剧性情节获悉的历史观与生活观的简单认知有所牵制,能赋予当下文学创作以自觉的分寸感和节制感。‎ ‎(选自《文艺报》,有删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和之美”强调情感的表琢想白然冇节制,恰到好处,在艺术表达与审美诉求上追求平衡、和谐、圆融的状态,是中华美学精神的组成部分。‎ B.“中和之美”与平衡稳定的社会大格局相契合,与惊心动魄、大悲大喜的极端化生活体验不相容,生活经历的大多数不冉是虎狼扑面。‎ C.当下中国已步入平稳有序的发展期,改革温和渐进,罕有社会结构的大幅调整与价值观念的剧烈变迁,和风细雨成为生活的主旋律。‎ D.“中和之美”与当下生活经验切近,它既是现实的镜像和反映,也折射出历史处境与社会精神。‎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当下中国社会的主流气质视歇斯底里为非自然与非常态,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生没有波折,情感没有起伏,并不否认人格的价值和批判锋芒的必要性。‎ B.“中和之美”是中庸文化心理与审美意识的有机组成部分,符合中国大众审美习惯。因此,文艺创作要贴近生活,贴近心灵,有思想张力与精神深度。‎ C. “中和之美”有重提的必要,因为它可以钩沉世态,较为准确融构当下的存在经验,可使中国传统美学获得对生存体验的有效阐释。‎ D.“中和之美”与当下国人的心犮生活互息互通。文艺创作贯彻“中和之美”的观念,可使创作者与接受者分享情感与理念,获得情感共鸣与相似的审美体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中和之美”已沉淀到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层面,是一个通向“中国故事”的路标,文艺创作凭借它可达“非虚构”境界。‎ B.文章观点鲜明,论述深刻,这与文章丰富的例证与广博的引证密不可分。同时, 逐层深入,环坏相扣的论证结构也令文章增色不少。‎ C. “中和之美"对当下文学创作中某些消极惰性倾向有平衡抑制的功能,对抵制与习见的曰常生活相抵触的意识偏见与美学偏执有着重要意义。‎ D.重提“中和之美",有助于创作出关注人的价值生活、伦理处境,发现人的存在,体察人的群体意识,抚摸人的共性精神状态的作品。‎ 二、现代文阅读(二)(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毕淑敏:从作家到心理咨询师(节选)‎ ‎(毕淑敏,.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1998年,毕淑敏又步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开始进行心理学专业的系统学习。作家王蒙曾说,毕汝敏是“文学的白衣天使”)‎ 主持人:经过北京师范大学这个学习的过程,所接触到的这些理论知识和您之前对人的内心的理解,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 毕淑敏:可能是我对人其实有了一个更真实的了解。 ‎ 主持人:毕业之后您就和几个朋友一起开了一家心理诊所,那时候真的是想当心理医生了吗?     ‎ 淑敏:一是掌握了这些理论的知识以后,特别想用于实践。再有一个,我那时候已经慢慢感觉到,其实在我们中国现在急速变化的年代里,人们特别需要心理帮助,我感觉到这是一种使命感吧。 ‎ 主持人:对于所有的咨询者来讲,您对他们的帮助帮到什么程度,您自己就觉得满意了呢?     ‎ 毕淑敏:我确认咨询者的内心经过成长,他们对心理问题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思考,而且他们觉得可以离开咨询师独立去面对这个世界了。我们就结束咨询。     ‎ 主持人:和几百个人面对面的交流之后,您对人的理解有变化吗? ‎ 毕淑敏:我变得更尊重人了,因为原来觉得,按照我的逻辑,这个事情是想不通的,觉得怎么会这样,太不可思议了。 ‎ 主持人:两年的时间如果用来写一本书,可能至少要十几万或几十万人读到它,而您做心理咨询师只接触几百人,这个影响力会不会觉得小了一点? ‎ 毕淑敏:对我来说,我觉得自己的生命也是一个过程,我的生命曾经和几百个人的生命发生过如此深切的碰撞,这对我来说已经是非常宝贵的一份经历了。 ‎ ‎(在做了两年时间的心理咨询师之后,毕淑敏又退出了这个行业,继续专注于文学的创作)     ‎ 持人:做过直接面对病人的那样的心理医生,后来为什么又不做了? ‎ 毕淑敏:因为来的人太多了,我不知道给谁看和不给谁看,我真的陷入一种特别大的愁苦之中了。我那时候其实面临一个挺痛苦的选择,也许我要换一种方式,把我的那种感悟和启示,用文字来表达,这样可能会有更多的人看到这些书,也许一句两句话可能会触动他们,可能会有更多的人分享。 ‎ 主持人:这次心理学学习,对写作的影响又是什么? ‎ 毕淑敏:那种影响好像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比如说我原来要写一个人物会非常辛苦地去设计他,对于人物,有的时候就会觉得有点不自信。现在是,现实中有一个现成的人,我只是把他描绘出来就行了。 ‎ 主持人:文学作品能不能起到治疗的作用呢? ‎ 毕淑敏:我觉得在文学里其实是有多样人生的,如果我们在阅读过程中,能有同感,能有心灵的激荡,包括可能在某些方面改变我们对世界或者对自我的一些认识,我想这就是文学的功能之一。我写作时其实没有去想文学是否具有治疗的作用,我只是想,那些生活中的人物,他们感动过我,我愿意用文字把他们表达出来,和更多的人分享。 ‎ 主持人:您不管是做作家还是做心理咨询师,都是在用不同的方式影响着一些人的生命,这是不是您做这些事情时一个心理上很大的成就感? ‎ 毕淑敏:一个生命和一个生命密切的接触,这个过程是神圣和庄严的,去从事这样的工作,我觉得有非常多的挑战,包括对我自己的反思,我也会有很多错误,很多不足,可是我依然对人和人之间这种亲密的联系,抱有非常高的敬畏和热情。 ‎ ‎(选文略有删改)‎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毕淑敏与人合开心理诊所的原因,一是想把理论用于实践,而是意识到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们对心理咨询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 B.毕淑敏做了两年心理咨询师之后,退出了这个行业,原因是来进行心理咨询的人很多,她面临做心理咨询师和做作家的痛苦选择。 ‎ C.毕淑敏认为文学如果能感染读者,引起读者心灵的共鸣,可能在某些方面能促使读者改变对世界或自我的认识,这是文学的功能之一。 ‎ D.两年时间,毕淑敏做心理咨询师,只帮助了几百人,而假如她写一本书却能让更多人读到它,但她觉得这段经历同样弥足珍贵。 ‎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 A.毕淑敏原来觉得按照她的逻辑,有些事想不通为什么会这样,不可思议,但是和几百人面对面地交流后,她变得更加尊重人了。 ‎ B.毕淑敏在北京师范大学学习心理学,接触到一些有关人性的文学理论后,她对人的内心的理解发生了改变,对人性有了更真实的了解。 ‎ C.毕淑敏确认向她咨询的人经过内心的成长并对他们的心理问题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思考,她觉得咨询者可以独立去面对世界,就结束咨询。 ‎ D.毕淑敏学习心理学之后,她的写作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影响,比如原来写人非常艰难,现在写人比较轻松,她写作时更加自信了。‎ E.生活中有些人感动了毕淑敏,她用文字把感动她的人表达出来,和更多人分享。她认为,读者不会去想文学能否起到医疗的作用。 ‎ ‎6.毕淑敏被作家王蒙称为“文学的白衣天使”,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个称号的理解。(5分)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搭台 王春迪 老街有句老话:有钱不显摆,一生算白来。要说富人显摆,无可厚非,可老街上的穷人也喜欢显摆。譬如老街人买油条,卖油条的到了自家门前,他不喊,非等人走到街那头了,才出来,罩着手吆喝。等卖油条的过来了,他们左看看右看看,用一只手捏捏,然后挑一根稍微大一点儿的。转身进屋,把油条扔给孩子。直等孩子把油条吃得还剩下拇指大了,这边稀粥也喝完了,接过来,擦擦嘴,擦得油光光的,这就出门了!  ‎ 海爷号称老街首富,喜欢显摆也是出了名的,经常叫乞丐在他面前排成队伍进行施舍,生怕有人没吃到。两年前他建宗祠,从初一选到十五,好不容易看上一块地儿,可惜地面不平,不过就是垫点土的事儿,海爷愣是大老远儿地让人拉了几车煤块儿填上!那年月,百姓管煤炭叫“乌金”,金贵着呢!人家却用来填坑,虽然是煤渣儿,但比泥土不知要金贵多少。你说这人会显摆不?没想到,那年冬天冷的出奇,那些没有钱取暖的穷人则挖了这些煤渣烤火取暖,度过了这艰难的日子。 ‎ 过了几年,鲁东南遇上了百年不遇的蝗灾。鲁东南地界,家家院子里都种树。究其原因,其中一点,就是等闹饥荒时,没东西吃,还能用树皮果腹。要说这一场灾真的太严重了,这年冬天,还没到腊月,好几户以前穿长衫、吃细粮的体面人家,家里的树都没皮了,更别说普通百姓了。 ‎ 然而,谁能想到,就在这样一个节骨眼儿上,海爷竟然还要搭一新戏台子!  ‎ 大奶奶三番五次劝海爷:“这个戏台子搭不得!外头饿死了那么多人,你这边还想着搭戏台子,老百姓要饭都没地儿要去了,你这边还想着乐和,太不地道了!你一辈子好玩好显摆,可在这节骨眼儿上,你不怕别人骂你?” ‎ 大奶奶嘟囔了几次,海爷就急了,眼一瞪:“饿死人怎么了?外头死了人还不许我痛快了?这台子我还非搭不可了!” ‎ 府里上上下下,对海爷搭新戏台子的事儿,议论纷纷,都觉得海爷这事做得不妥,所以,对于抬砖搬瓦拉料子之类的活儿,个个不太热情,叫谁谁磨洋工。 ‎ 海爷生气了,吩咐管家:“从明儿起,在门口支几口大锅熬粥,凡是给我搬砖抬泥的,哪怕搬一块,我也管他一顿饭!” ‎ 大奶奶一听,当时就哭了:“老爷,您这是要败家呀,这样值吗„„” 海爷一笑:“不值,但痛快。”  ‎ 更离谱的是,新戏台子眼瞅着快搭完了,海爷又不知在哪儿听了一个风水先生的话,说戏台子方向不对,拆了重搭!  ‎ 如此这般,折腾了几个月,海爷府上的人,连个年都没过安生。  ‎ 不想,直至第二年开春,万物复苏,莺飞草长,海爷突然又不建了,半拉子撂在那儿,几次风吹雨打过后,豁得像是被哪个豁了牙的天神啃过了似的。 ‎ 大奶奶偷偷把管家喊了过去,捂着心口问管家:“老爷这一回又搭台,又施粥的,总共花了多少银子?” ‎ 管家皱了皱眉头。大奶奶说:“你尽管告诉我,话进了我的耳朵里,就烂了。”  管家近一步,悄声说:“近三年的生意,算是白赚了。” 大奶奶眼泪唰地滚了下来。 管家又说:“大奶奶先别急,老爷有话,没对您讲。” 管家告诉大奶奶,年前这场灾,让老街上好多光景还不错的人家,都开始啃树皮了。在这条街上,他们本是有头有脸的人,以往出了门也都显摆得不得了,最好脸面。如今,突然要端着碗去要饭,他们可能放不下身段,拉不下面子。这寒冬腊月的,地上连根草都没有,河里也都结了冰,不饿死才怪。海爷就是想到这一点,才想了这个法子,这样,既帮他们过了冬,又照顾到他们的面子。 ‎ 大奶奶听罢,眼一亮,骂了海爷一句,转脸怪管家道:“你怎么不早点告诉我?”  管家作揖道:“老爷不让我告诉您。” 随后几个月,海爷屡次寻思起那个戏台子,说想把那个半拉子戏台搭完。海爷这么说,却实在抽不出时间。因为开春后,府上的生意不知怎么的,忽然比往年忙出好几倍来,每日车水马龙,宾客如流„„‎ 不久,一股流窜的土匪听说了老街海爷的富有,想去打劫海爷,可让他们料想不到的是,别说在海爷府上找一个内应了,偌大一条老街,无论男女老少、贫富贵贱,一听说要打海爷家的主意,无论对方许以什么好处,愣是没有一个愿意给他们当耳目的!‎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小说中写鲁东南遇上了百年不遇的蝗灾,即使以前穿长衫、吃细粮的体面人家也要吃树皮果腹,其作用主要是突出了海爷的富有。‎ B.海爷用煤渣块填平土地、搭新戏台解救乡亲可以让人理解,但让乞丐排队进行施舍则确实令人不可思议,虽然目的是好的,但行为失当。 ‎ C.小说开头描写老街人买油条时的显摆,一是为了引出海爷的“显摆”,二是让这些人的“显摆”与海爷为他人着想的“显摆”行为形成对比。‎ D.小说描写人物很到位,综合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即使是次要人物的管家,也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手法。‎ E.海爷对府里上上下下那些不太热情、磨洋工的让人非常不满,很痛心,认为他们没有一丁点儿同情心,也辜负了自己的一片苦心。  ‎ ‎8.大奶奶这个人物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试简要分析。(4分) ‎ ‎9.有人认为,小说最后一段完全多余,可以不要,你认为呢?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6分) ‎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杨存中,本名沂中,字正甫,绍兴间赐名存中。代州崞县人。存中魁梧沈鸷,少警敏,力能绝人。慨然语人曰:“大丈夫当以武功取富贵,焉用俯首为腐儒哉!”于是学孙、吴法,善射骑。靖康元年,金人再围汴京,诸道兵勤王,上问将于俊,俊以存中对。剧贼李昱据任城,久不克,存中以数骑入,击杀数百人。帝乘高望见,介胄尽赤,意其被重创。召视之,皆污贼血,壮之。‎ 绍兴元年,从俊讨李成。诸将议,多欲分道进,存中曰:“贼势如此,兵分则力弱,又诸将位均势敌,非招讨督之,必不相为用。”俊然之。整军至豫章,存中率兵数千,贼骁将以众十万来援,夹河而营。存中谓俊曰:“彼众我寡,击之当用奇,愿以骑见属,公以步兵居前。”俊从之。存中夜衔枚出西山,驰下击贼,俊以步兵夹攻,俘八千人。‎ 二年春,进神武中军统制,俊奏留存中军中,上曰:“宿卫乏帅,朕所选,为不可易也。”存中亦固辞,且谓:“神武诸帅如韩世忠张俊皆贵拥旄钺名望至重如臣么麽一旦位与之抗实不自安。”不许,遣中使宣押,乃视事。‎ 十年,金人叛盟取河南,金人诡令来告敌骑数百屯柳子镇。存中欲即击之,或以为不可。自将五百骑夜袭柳子镇,黎明,不见敌而还。金人以精兵伏归路,存中知之,遂横奔而溃。朝廷震恐,于是有权宜退保之命。既而存中自寿春渡淮归泗,人心始安。冬,引兵还行在。‎ 十一年,兀术耻顺昌之败,复谋来侵。金人以拐子马翼进,存中曰:“敌恃弓矢,吾有以屈之。”使万人操长斧,如墙而进,诸军鼓噪奋击,金人大败,退屯紫金山。‎ 存中在殿凡二十五载,权宠日盛,太常寺主簿李浩、敕令所删定官陆游、司封员外郎王十朋、殿中侍御史陈俊卿相继以为言。三十一年,罢为太傅、醴泉观使,进封同安郡王,赐玉带,朝朔望,时兴屯田,存中献私田在楚州者三万九千亩。二年,卒,年六十五。以太师致仕,追封和王,谥武恭。存中天资忠孝敢勇,大小二百余战,身被五十余创。孝宗以为旧臣,尤礼异之,常呼郡王而不名。‎ ‎(选自《宋史史•卷三百六十七》,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神武诸帅/如韩世忠张俊/皆贵/拥旄钺/名望至重/如臣么麽/一旦/位与之抗/实不自安 B.神武诺帅/如韩世忠张俊/皆贵拥旄钺/名望至重/如臣么麽/一旦/位与之抗/实不自安 C.抻武诺帅如韩世忠/张俊/皆贵拥旄钺/名望至重/如臣么麽/一旦位与之抗/实不自安 D.神武诸帅如韩世忠/张俊/皆贵/旄钺/名望至重/如臣么麽/一旦位与之抗/实不自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道作为一种行政区划始创于中国,道在秦朝开始出现,汉代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道,跟县同级别;唐代的道,先为行政区,后为监察区。本文中的“道”为监察区。‎ B.朔是指月球与太阳的地心黄经相同的时刻。望是指月球与太阳的地心黄经相差180°的时刻。在古代即为农历每月的初一和每月十五。‎ C.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古代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 D.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人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褒贬善恶的一种称号。一般是死者生前事述和品德的概括。‎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杨存中年轻时就很机敏,力气超人。他身材魁梧,学习过《孙子兵法》、《吴子兵法》,擅长骑马射箭。‎ B.杨存中作战勇敢,平定李显叛乱时,率领数骑击杀数百敌人,身上沾满了敌人的血,皇帝认为他是壮士。‎ C.杨存中曾打败仗,率领五百骑兵夜袭柳子镇,结果在归途遭遇金兵重兵伏击,损兵折将,被勒令退回行在。‎ D.杨存中忠于朝廷,临死前,曾把自己在楚州的三万九千亩私田献给国家,响应朝廷屯田政策的需要。‎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彼众我寡,击之当用奇,愿以骑见属,公以步兵居前。‎ ‎(2)金人以拐子马翼进,存中曰:“敌恃弓矢,吾有以屈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5小题。‎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 陶渊明 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 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 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 未知明日事,余襟良已殚。‎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清吹”“鸣弹”与“天气佳”相呼应,或吹或弹,渲染欢乐的氛围。‎ B.“柏下”表明所游地点在基地的柏树下,生与死的对照引人深思。‎ C.“清歌”“绿酒”写集会时朋友之间或唱歌奏乐或饮酒作乐的场景。‎ D.“余襟良已殚”以他人口吻交代了诗人为欢作乐时完全放松的状态。‎ E.本诗将个人与诸人对照,结伴出游之欢乐反衬个人内心无尽的悲哀。‎ ‎15.有人评价此诗“平中见奇”,你对此是如何理解的?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1)《三峡》中从色彩、青苔的角度描写春冬之时三峡景物的句子是: , 。‎ ‎(2)《琵琶行》中写琵琶女弹琵琶的过程中,琵琶声愈来愈低沉以至停顿,作者认为这比有声之时更有情调的一句是: 。‎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先用“ , ”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通过描写急流、瀑布发出巨大声响来写其险。‎ 第II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在“伊斯兰国”杀死大批椎民后,政府于周四召幵了新闻发布会,但是政府相关人员对难民死亡数字却闪烁其词。‎ ‎②审讯之初,他依然负隅顽抗,甚至还不可一世地口出狂言,但最终还是在检察官所呈现的如山铁证面前低下了头,当堂认罪。‎ ‎③某些媒体从业人员缺乏敏锐的新闻触觉,不去挖掘有社会意义的新闻,反倒抓住明星的一点隐私就笔走龙蛇,真是可悲可叹。‎ ‎④位于新加坡的同盟会南洋支部旧址晚晴园,能得以翻新与重新开放,新加坡当时的新闻及艺术部部长的倡议一字千钧,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⑤在创作之初,他是以写言情小说而被广大读者所熟知的,而当下却成为了科幻小说创作群体中的有名之士,真是云泥异路啊!‎ ‎⑥有些人认为散文名字中既然有一个“散”字.就可以信笔写来,殊不知,文学史上的散文名篇无一不是惨淡经营的结果。‎ A.③④⑤B.①②⑥C.①④⑤D.②③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句是《分)‎ A.针对学生体质下滑的不争事丈,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反思,教育部拟对各省学生体质进行排名并予以公示,意图柔性“倒逼”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关心学生身体健康。‎ B.北京市烟花办节前表示,正密切关注空气质量,并将通过媒体向市民发出“‎ 为提高客气质量,创造良好环境,在春节期间请尽请少放或不放烟花爆竹,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的号召。‎ C.挂了16年“小康县"头衔的大同县主动“戴穷帽”,以享受“国家扶贫重点县” 待遇,这种从“小康”到“贫困”的滑稽转身,折射了 “扶贫县”评选机制的公平与否。‎ D.脑梗塞的发病和高血压、动脉硬化密切相关,其致病的主要原因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的,如高热量食饭、吸烟、大量饮酒,少运动、夜生活过度等。‎ ‎19.依次填入下面段一文字橫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组足( )(3分)‎ 英国的哥特式建筑出现得比法国稍晚, , , , , , ,这两个特点一直贯穿着英国哥特式建筑的整个发展过裎。‎ ‎①更注重构件的装饰性 ‎②喜欢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 ^‎ ‎③虽然在结构上采取了法国的技术 ④通过不断扩建使建筑群落向纵向或各个方向延伸 ‎⑤但从一幵始就有自己的特征 ‎⑥也不囿于法国哥特式建筑集中统一的空间观念 A.③⑤①②④⑥B.⑥②①⑤④③C.③⑤①⑥②④D.⑥③⑤①②④ ‎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翻译的实质是用两种不同的语言符号来表达同一思想,但是翻译并非语言符号的简单转换。① ‎ ‎ 。理解原文的意思,然后用一般的语言确切地把它表达出来。从文化的角度来看,② (翻译不仅仅是符号的转换),更是文化的转换。翻译既是信息的交流,也是不同文化间的对话。从使用的人数来看,汉语和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从文化角度来看,汉语与英语的互译又代表着③ 。 ‎ ‎21.下面是某高中高三语文学科复习计划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简明连贯,不超过100字。(6分)‎ 六、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中华名族是个非常重民俗节日的国度。古有王安石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春节,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清明节,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重阳节……如今。曾经深入寻常百姓家的传统节日日渐惨淡,代之而来的是那些所谓的洋节。那些古老的民族节日,似乎只能在古籍中才能寻觅得到,或者在老者的脑海中渐渐沉寂。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渐渐成了我们的热点节目,而传统节日却被搁浅在了另一个世界。‎ 上述社会现象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3月联考 语文试题答案 ‎1.D(偷换概念)“是现实的镜像和反映,也折射出历史处境与社会精神”的是文学,不是“中和之美”‎ ‎2.C(混淆是非)“可使中国传统美学获得对生存体验的有效阐释”错,原文为“中国传统美学早20世纪失去影响力的主要原因就是它丧失了阐释力,不能全面而有效地诠释现代中国社会的生存体验。”‎ ‎3.B(无中生有)“丰富的例证与广播的引证”属于无中生有;“逐层深入,环环相扣的论证结构”错,本文结构为总分型。‎ ‎4.B“她面临做心理咨询师和做作家的痛苦选择”错,应该是陷入了该给谁看病不该给说看病的痛苦中。‎ ‎5.AD(B“一些有关人性的文学理论”错,应是“一些心理学上的理论”。C“她觉得咨询者可以独立去面对世界”错,应该是“咨询者自己觉得可以独立去而对世界'。E.“读者不会去想文学能否起到医疗的作用”错,应是“毕淑敏不会去想文学能否起到医疗的作用')‎ ‎6.①毕淑敏做过医生和心理咨询师,又拥有作家的身份。(1分)②这个称号既是对毕淑敏人生经历最贴切的概括,也是对她高度的赞誉。〔1分)③作为作家,毕淑敏用文字从事着治病救人的伟大事业。〔1分〉④毕淑敏关爱生命,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人品和文品都很髙尚。(2分)‎ ‎7.CD(A项“突出了海爷富有”不准确,应是交代搭台子的背景,并引出搭台子的情节。B项“但行为失当”错误,这是体现公平,让每个人都能吃到E项“很痛心,认为他们没有一丁点儿同情心,也辜负了他的一片苦心”错误,海爷搭台子的真正用意根本没有让大家知道,因此不存在别人辜负了他的一片苦心。)‎ ‎8.①侧面表现海爷的仁义行为,凸显海爷的性格。(1分)②通过大奶奶对管家的询问,来揭示充满悬念的答案。(1分)③用大奶奶与海爷的对话写出了大奶奶对海爷搭台的误会,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2分) ‎ ‎9.观点一:可以不要。①若以海爷的生意比往年好几倍结尾,用省略号结尾意味深长,令人思考。②文章最后两段都是表现海爷“显摆”后的回报,有啰嗦之嫌,删除最后一段,小说结尾更为简洁。③不用最后一段的明写,而是通过倒数第二段暗暗点出人们的感恩,委婉揭示“好人有好报”的主题,更有意蕴感。(每点2分,言之有理即可) ‎ 观念二:完全有必要。①从情节结构上看,结尾写海爷富有及老街人对海爷的感恩与保护,产生顺理成章的艺术效果,同时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②从主题上看,土匪想打劫海爷却无人当内应的内容直接写人们对海爷的感激与感恩,鲜明突出“好人有好报”的主题思想。③从情感上看,作者通过“无人当土匪内应”的结尾设计,赞美了海爷以及老街人的人性美,人情美,使小说表现的情感更有震撼力。(每点2分,言之有理即可) ‎ ‎10.C ‎11.A 唐代的道,先为监察区,后演变为行政区。‎ ‎12.C.“被勒令退回行在。”错 ‎13.(1)敌众我寡,攻击敌人应使用奇兵,希望率骑兵隶属你,听你指挥,你率步兵居前。(奇、愿、以、见属各1分,整句1分)‎ ‎(2)金军用拐子马在两翼掩护前进,杨存中说:“敌军依仗弓矢,我有使他们屈服的办法。(以、翼、有以、屈各1分,整句1分)‎ ‎14.(5分)D.E(。D项“以他人口吻”错;E项“反衬个人内心无尽的悲哀”不恰当,与陶渊明此时的内心境界不吻合) ‎ ‎15.(6分)①诗歌语言平实,场景普通。诗人用平淡的语言写了在天气晴好的日子里,与友人结伴出游,开颜畅饮的场景。(2分)②思想超脱,见识高迈。诗人能勘破生死,安然享受当下,有超出常人的不平凡的了悟。(4分)(意思相近即可)‎ ‎16.(1)(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2)此时无声胜有声(3)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依绝壁 ‎ “不公平”;D项杂糅)‎ ‎19.C(从所给文字的第一句话可以看出,这段文字要将英国的哥特式建筑和法国的进行对比,③与⑤构成转折关系,①解释⑤中的“特征' ⑥中的“也”表示要说明另一个特征,②④衔接解释⑥) ‎ ‎20.①翻译是理解与表迖的双向过程②翻译不仅仅是符号的转换③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 ‎21.高三语文复习分成两个阶段:〔1分〕第--阶段进行专项复习(1分)依次复习古诗文阅读鉴赏、现代文阅读、语言知识语言表达、 写作训练四个专题〔2分〕;第二阶段进行综合复习(1分)主要做综合试题(1分),同时进行各专项的第二次强化(1分) (本题最多得6分。每超3字扣1分,语言不连贯扣1一3分)‎ ‎22.写作 评分要求: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参考译文:‎ 杨存中本名沂中,字正甫,绍兴年间高宗赐名存中,代州崞县人。扬存中身材魁梧,性情沉鸷,少时机敏,力气超人,慨然对人说:“大丈夫应当用武功博取富贵,怎能俯苜贴耳成为腐儒呢!”于是学习孙武、吴起兵法,善于骑射。靖康元年(1126),金军再次围攻汴京,各道军队勤王,皇上向张俊询问将领,张俊以杨存中答对。一股势力强大的盗贼李昱占据任城,官军久攻不下,杨存中率领数名骑兵冲入贼阵,击杀数百人。高宗登高望见,杨存中甲胄全部变成红色,以为他受了重伤。召他前来观看,原来部是贼血污染,认为他是壮士。‎ 绍兴元年(1131),随从张俊讨伐李成。众将计议,大多主张分道前进,杨存中说:“敌势如此,分兵力量就会削弱,加上诸将职位相同,没有招讨使督促,必然不能互相协同。”张俊采纳了他的意见。整军到豫章,杨存中率兵数千人,敌人骁将率众十万前来支援,夹河而列阵,杨存中对张俊说:“敌众我寡,攻击敌人应使用奇兵,希望率骑兵隶属你,听你指挥,你率步兵居前.”张俊听从了他的意见。扬存中夜里衔枚出西山,急驰而下攻击敌人,张俊以步兵夹攻,俘敌八千人。‎ 绍兴二年(1132)春,杨存中进任神武中军统制,张俊奏请将杨存中留在军中,高宗说:“宿卫部队缺乏将帅,我所挑选的,不能改变。”杨存中也坚决推辞,并且说:“神武诸将如韩世忠、张俊,皆贵拥旄钺,名望至重,像我这样微不足道的人,一旦地位与他们相抗衡,实在难以自安。”高宗不答应,派宦官宣押,杨存中才就职视事。‎ 绍兴十年(1140),金朝背叛盟约攻取河南。金人派人送假情报说敌骑数百屯于柳子镇。杨存中打算前往攻击,有人认为不可。亲自率五百骑夜袭柳予镇,黎明时,没有见到敌入而回。金军以精兵埋伏在杨存中归路上,杨存中知道这一情况,于是横冲溃散。朝廷震恐,于是下令暂且退保泗州。不久杨存中从寿春渡过淮河回到泗州,人心才安定下来。冬天,率兵返回行在。‎ 绍兴十一年(1141).兀术耻于顺吕之败,又谋南侵。金军用拐子马在两翼掩护前进,杨存中说:“敌军依仗弓矢,我有办法对付它。”让万人手持长斧,如城墙而进,金军大败,退屯紫金山。‎ 杨存中在殿中共二十五年,权力恩宠日盛,太常寺主簿李浩、敕令所删定官陆游、司封员外郎王十朋、殿中侍御史陈俊卿相继谏言。绍兴三十一年(1161),杨存中被罢为太傅、醴泉观使,进封同安都王,赐玉带,只在朔望时入朝。当时兴起屯田,杨存中将自己在楚州的私田三万九千亩献出。乾道二年,去世,时年六十五岁。以太师身份退休,被追封为和王,谥号“武恭”。杨存中天资忠孝勇敢,历经大小二百余战,身受创伤五十余处,孝宗因为他是高宗旧臣,对他尤其礼遇,常常称呼郡王而不直呼他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