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3.04 KB
  • 2021-06-04 发布

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配套练习:散文部分 第4单元 精读 森林中的绅士 Word版含解析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诗歌部分 第四单元 【精读】 请同学们认真完成练案[17] 一、课内双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的语言文字存在数千年,被历代中国人作为母语使用,已达________的境地。 ( )。 有人断言,中国未来的作家不太可能站得比唐诗更加高远。因为唐朝的诗人一生都在为 穷尽文字之美而________,今天繁杂的学问,让作家们失去了对汉字纯正而深刻的把握。知 识的丰富恰恰让作家们处于能解读,却不会创造的尴尬境地;能看透文章的浅薄,却不能使 自己的文章深厚;能体味到唐诗的美妙,却写不出美妙的唐诗。 中国历代文人对母语的创新________,唐诗写乏了出现了宋词,宋词写到尽头出现了元 曲。几千年来,中国朝代更迭,政治体制变化无常,但是中国的人文精神却从未改变,并随 时间推移愈发顽强。中国文人独立的个性和品质经过几千年的锤炼,深入骨髓,成为基因。 但在当下,母语的创新却________,原因十分复杂,最根本的一条,或许是导致创作者 价值取向出现了问题之所在,以汉语言为母语的写作者们失去了对母语的倚重和深入研究。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B ) A.出神入化 一丝不苟 俯拾皆是 故步自封 B.出神入化 专心致志 不胜枚举 裹足不前 C.登堂入室 一丝不苟 俯拾皆是 故步自封 D.登堂入室 专心致志 不胜枚举 裹足不前 【解析】 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登堂入室:比喻学问及技能从浅到 深,达到很高的水平。由语境陈述对象看,应选“出神入化”。专心致志:一心一意,聚精 会神。一丝不苟: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不马虎。据语境应为“专心致志”。俯拾皆是:只 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不胜枚举:形容数量很多。依语境应选“不胜 枚举”。裹足不前:停步不前,好像脚被裹住一样。故步自封: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愿前进。 根据语境,应选“裹足不前”。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A.纵然身在天涯海角,张口一句汉语,便知你从故乡来 B.尽管你身在天涯海角,张口一句汉语,便知你从故乡来 C.纵然你在天涯海角,都改变不了你是中国人的事实 D.你的语言会暴露了你的身份,虽然你在天涯海角 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A.原因十分复杂,最根本的一条,或许是导致创作者的价值取向出现了问题。 B.原因十分复杂,最根本的一条原因,或许是创作者的价值取向出现了问题。 C.原因十分复杂,最根本的一条,或许是创作者的价值取向出现了问题。 D.原因十分复杂,最根本的一条,创作者或许是价值取向出现了问题。 【解析】 A 项句式杂糅;B 项成分赘余;D 项语序不当。 4.下列诗句描绘的景象与农历节气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D ) ①新荷乍露嫩绿,后园初发幽篁。枝上青梅尚小,鱼儿游在池塘。 ②乾坤平分昼夜,却是燕子来时。水边新绿野菜,陌上粲然花枝。 ③江山清明疏净,田畴农人正忙。枯蝉傍在衰柳,秋风老了荷塘。 ④繁华萧然落尽,秋水深处泊舟。江山一派岑寂,岁月几度闲愁。 A.①春分 ②立夏 ③白露 ④立冬 B.①春分 ②立夏 ③立冬 ④白露 C.①立夏 ②春分 ③立冬 ④白露 D.①立夏 ②春分 ③白露 ④立冬 【解析】 ①由“新荷”“青梅”等可知是“立夏”,②由“平分昼夜”“燕子来时” 等可知是“春分”,③由“枯蝉”“秋风”等可知是“白露”,④由“繁华落尽”“无边寥 廓”等可知是“立冬”。此题的难点在于对③④句的判断,即对“白露”和“立冬”这两个 节气的区分。考生要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先后顺序和每个节气的气候特点、景物特征等。“白 露”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天气渐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 是因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故名“白露”。“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冬季自此开 始,气候肯定要比“白露”寒冷,这时候万物应该更显萧条。根据以上分析,D 项四句景物 对应的节气是正确的。所以选 D 项。 5.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本文采用诙谐、幽默、讽刺的笔调,形象地描写了豪猪的形态、动态、神态以及生 活状态,突出展示了其“森林绅士”的独特本质,含蓄而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人生问题 的深刻思考。 B.文章在两个方面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首先,文章通过对豪猪形象的生动刻画,表 达对人生哲理的某种思考。 C.本文对豪猪的描写表面写猪,实际写人。 D.描写豪猪的形象实际是为了表现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态度,对于豪猪式的 “绅士风度”,作者是有否定也有肯定,而否定多于肯定。 【解析】 无肯定。 6.下面对本文语言特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本文语言具有很强的讽刺性。如“得天独厚”“青出于蓝”“乐天派”“绅 士”“挨打”“镇静”“尊躯”“可敬”“很有教养”等。 B.本文的语言形象生动,如“要是睡中一个不小心倒栽下来,那也不要紧,它那件特 别的长毛大衣会保护它的尊躯”。 C.本文的语言简洁有力。在现代白话文中适当夹杂文言的词语,如“长短有定”“殊 堪钦佩”“尊躯”等不仅简洁精练,而且很有表现力。 D.本文还灵活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如“青出于蓝”是反语,“宛然是一位乐天派” 是拟人,“待人接物”是比喻等。 【解析】 “宛然是……”比喻,“待人接物”是拟人。 二、课外延伸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渐 渐 朱以撒 空无一叶的九重葛,整个冬日在寒风中抖瑟。近日发现有星点紫红色的叶芽从枝条的骨 节探出,每一日都非常微弱地发展。与此同时,朋友赠送的洋兰,细细地看,正在敛约着极 盛时刻的嫣红,细微地走向它的反面。这两种走向,因为太细了,往往让人浑然无觉。 正常的生长或者凋零,都是在难以分辨中进行的。在叙述这种进展程度时,我经常运用 两个字——渐渐。 一滴融入了清水的墨,坠落在白色宣纸上会有多大,效果如何,一般人是难以言说的。 有的人挥毫时左手总是攥着一团卫生纸,墨一入纸,便飞蛾扑火般地敷上去,吸干。于是右 手不断地写,左手不断地吸,一眼可见手头功夫的匮乏。同时,左手这个寒酸的动作与优雅 的右手难以匹配。我习惯了墨汁垂落,宣纸柔软承露般地接住它的圆润,然后缓缓化开。其 向着外围扩散的模样毛茸茸的,内浓外淡,内黑外白,非人工可以合成。搁笔后挂起,品一 盅茶后再去看看,晕化恰到好处,比挥毫时刻多了一些水乡气息。因为渐渐,才如此微妙。 深沉的夜色里,宁静中传来更夫的脚步声,还有低沉的梆声。好像时间是由更夫带来的, 由他来向梦中人传达时间的进度。在一个缺乏钟表的年份,更夫出现,在深夜里,替人守时, 使梆声飘入睡意里。夜,在渐渐中流转。那些赶早的人满怀感激,起身收拾行囊,穿过夜幕 渐淡阒寂的街巷,悄悄地消失在远处。不少旧日的文本都展示了这个情节,甚至由更夫把夜 间许多叙事的残片缝缀起来,让深沉的夜晚有一些动感——在更夫的步履下,舒缓的、浸润 的青石板路面上,共同地流露出连绵的湿意。 一位小姐倚在临街窗旁,右手执一柄描花纨扇,正朝窗外张望。街面上耍把戏的正在调 遣三寸不烂之舌,寻常话语一经渲染,灿若桃花。小姐渐渐笑了,很平和。她把手抬起来, 让纨扇更近于自己的脸庞,一旦笑颜大展,纨扇已经遮掩了春色。春色三分毋须多,泛滥起 来就不那么可爱了。像一夜秋风凌厉,打落万千叶片,这与我偏重于渐渐的心理相违。有的 黄叶就能生出一些美感。它是先落下两片,再落下两片。一点点地递进,含蓄文雅,有一种 长调般的韵味。让人端详着树顶,晚秋正在缓步移近,天空在落叶的疏朗中渐大,这个秋天 才算是一步一步被拥有了。 孩子渐渐地长大了,长辈渐渐地老去,每个人都朝着自己相反的方向进展,由小到大, 由壮而衰。老子是不看好强壮的,物壮则老,他说。在他眼里,人最好不要长大,永远地柔、 弱,这样就有无限生机。生活慢下来时,孩童说着稚气无忌的话语,无知以至无畏。疏离了 天性,超常地精明有心计,善于察言观色,在我眼里,这样的孩童就让人讨嫌了。我读到几 幅儿童书法,笔下老到,甚至老气横秋,心里就十分惋惜。在这个变数很大的空间里,没有 多少人乐意那么长久地等待。一粒花蕾,不要急于让它成为一朵花。生活的节奏在看不见的 地方支配着我们的手脚呢。 主人从草地上觅食的鸡群里挑了一只芦花色的公鸡,作为款待客人的佐食佳肴。从炖罐 里飘出来的肉香,让人贯串起放纵奔跑于田畴地角、花径草丛中正常生长的过程。从出壳到 长成,完全是自然而然的积累,允许生长的缓慢。主人安时处顺的生存观,显然有过人的耐 心。我们在口舌感到快感的同时,还有一种美感,渐渐递增起来的美感。 像自然草木那样,渐渐地生,渐渐地长,渐渐地枯黄;像自然四季那样渐渐地来,渐渐 地渗透,渐渐地转换。我们的日子,真要原生态一些,还真得倚仗渐渐了。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文章从九重葛与洋兰让人浑然无觉的两种截然不同生长走向写起,显示出作者是个 生活的有心人,也引发了下文关于渐渐的思考。 B.本文思路开阔,今古相接,由物及人,形散神聚,具体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渐渐” 的感悟与思考。 C.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例如第三段,将有的人书法手头功夫的匮乏、书写动作 的不协调和“我”老练娴熟的书写、悠然自得的心态进行对比,表达了“我”对自己书法的 自信。 D.作者善于借生活片段来表达情感,如老到乃至老气横秋的少年书法,既表现出对少 年的惋惜,也包含着对急功近利的生活态度的否定。 【解析】 题中 A 项考核文章的开头的作用,B 项考核文章的思路,C 项考核文章的 手法,D 项考核文章的情节的作用。其中 C 项,“表达了我对自己书法的自信”错,从后 文“因为渐渐,才如此微妙”可以看出是为了说明“渐渐”的道理;“我老练娴熟的书写” 表达也不够准确,文中没有依据。 8.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请简要作答。 【答案】__①我们品尝主人款待的芦花鸡,因其美味而感到快乐。②芦花鸡从出壳到长 成经历了一个缓慢积累的正常生长过程,其中所蕴含的自然而然给我们带来了美的感受。③ 鸡主人过人的耐心与安时处顺的生存观也让我们感受到美。__ 9.“我们的日子,真要原生态一些,还真得倚仗渐渐了。”作者在文中主要描写了“渐 渐”的哪些场景?请分类概括,并说说作者是如何将这些场景组织到一起的? 【答案】__①主要写了两类场景,一类是自然场景:九重葛与洋兰等草木正常生长与凋 零,秋天等四季自然转换;②一类是生活场景:书法作品自然晕化,更夫步履舒缓为人报时, 小姐以纨扇遮挡住笑颜,主人安时处顺让鸡自然生长。作者是通过感观和想象将它们有机地 组织起来的。__ 三、高考热点 10.下面的应用文在语言、标点等方面存在 5 处问题,请指出并加以修改。 “好滋味”征文启示 运城市某饮料有限公司从 2020 年 6 月 21 日起至 2020 年 10 月 20 日将开展“好滋味” 征文活动。届时将评选出一等奖 5 名,二等奖 10 名,三等奖 20 名,参与奖 1 000 名。获奖 名单及获奖征文将于 2020 年 10 月 31 前在精品购物指南刊出。 征文要求:语言流畅,内容充实,文字精练,要有真情实感;题目自拟,题材不限。 稿件投递:①电子版发送至邮箱:ycmylgs@126.com,请注明“投稿‘好滋味’”; ②邮局邮寄:运城市某某路工业园某饮料有限公司; ③请在文章末尾注明作者姓名、邮寄地址及联系电话。 兑换奖品地点:盐湖区、夏县、临猗、河津等十三个县市经销商处进行兑换。 运城市某饮料有限公司 2020 年 6 月 20 日 【答案】 __①将“启示”改为“启事”;②给“精品购物指南”加上“书名号”;③ 将“内容充实”与“文字精练”位置调换;④将“题材”改为“体裁”;⑤删去“进行兑 换”。__ 11.下面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活动标识”。 请指出活动标识的设计核心元素,并分析活动标识设计的视觉效果及其意蕴。 【答案】 __①活动标识以数字“70”和代表国家形象的国徽五星及天安门作为设计核心 元素,紧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庆典活动主题。②活动标识中,“70”设计成翻开历 史新的一页的视觉效果,“7”的造型又像节日的彩带,其飘动的效果与醒目的金色立体国徽 五星及天安门所在的圆形构成了一动一静的互动关系,既体现了历史的厚重感,又蕴含了重 大节日的欢庆气氛。__ 1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 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日前,我国北方地区城镇集中供热中燃煤热电联产占 48%,燃煤锅炉占 33%,清洁热 源不超过 4%,清洁取暖比例低,特别是部分地区冬季大量使用散烧煤,大气污染物排放量 大,造成__①__。清洁供热、低碳发展要求取代散煤烧和小锅炉,压减大型燃煤锅炉,这已 经成为能源结构转型的大势。但在清洁热源上,我国的天然气缺口严重,可再生能源应用的 程度较低,因此__②__迫在眉睫。核能作为清洁能源,其一大优势就是低碳、清洁、规模化。 在当前严峻的环境形势下,核能供热作为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生活方式革命的重要内容, 关系北方地区人民温暖过冬,关系__③__,必要性凸显。 【答案】 __①严重的空气污染__②寻找新的清洁能源__③环境(空气)质量好转__ 四、读写创新 13.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生犹如登山。沿途中让你喜爱的东西太多了,如果一看到喜爱的东西就装进行囊,那 么你一定到不了山峰,那也就没有了“一览众山小”的体验,看不到“险峰”的“无限风 光”了。其实,人要有所得必有所失,只有学会放弃,才有可能登上人生的极致高峰。 你是如何看待“放弃”的?请就你的认识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立意自定,不少于 800 字。 【写作指导】 这是一篇任务驱动型作文。要写好文章,得联系生活,联系实际。 生活中,我们放弃了许许多多。我们每放弃一点,就前进一步。有所得必有所失,放弃 的背后,是对终点的渴望,是对未来的追求。但我们前进的过程中,都放弃了些什么呢?我 们应该选取哪一个角度进行写作呢?这需要我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结合自己的阅读体 验。 为了保持自我,放弃应该放弃之物,如虚荣、诱惑等。生活中有许多人为虚荣所蒙蔽, 为诱惑所束缚,从而丧失了自我。放弃它,就意味着“真”的回归。 为了抵达目的地,放弃不得不放弃之物:登山运动员要爬到山顶,必须放弃沿途的风景; 高三的学生,要想在高考中考出理想的成绩,必须放弃安逸。为了未来,为了目标,暂时放 弃一些东西不正体现出一种人生智慧吗? 为了大我,放弃自己的珍爱之物。如为了革命,为了人民大众的利益,牺牲自己,放弃 自己的生命,放弃一个人的自由。这里,对自由的理解不能仅停留在无拘无束这个层面上, 而要把它放到一个大集体中去,这样就能写出与众不同的文章来了。 【佳作赏读】 放弃那煎饼 凌 曦 那还是十多年前,姊妹五个难得聚到一起,除了谈各自的事业、家庭、子女,谈得最多 的还是从前小时候在家时的琐琐碎碎。 大姐说:“老二,你最受爸妈的喜欢。有什么好吃的,他们首先想到的是你,那时让我 们馋得直掉口水呢。” 哥哥憨厚地笑着说:“他们说我是全家都舍不得的树上唯一的红枣,你们都是青枣。大 妹,你说,你家婆婆不是把我那小外甥当成命根子,惹得他伯伯气到现在还没和你们讲话 呢!” “哥呀,说句真话,我们那时最想吃妈妈做的煎饼,那才叫个香哪。不要说吃了,就是 多闻一会也是好的……”小妹话还没说完,就把我们笑得不行了。 是呀,那时家里条件不好,能有吃的已经不错了。胡萝卜加点面煮成稀饭,连缨子都不 去的(就是长在上面的那小叶子);红薯吃得我们经常胃胀气。我们最盼望中午能有亲戚来我 们家,那我们就可以沾光吃上菜和米比例是八比二的一顿干饭;要是早晚来的话,我们至少 还可以喝到几口煮煎饼剩下的面汤;如果还能有点饼的话,也是妈妈盛了把哥哥叫到一边去 吃了,那时我们是真的掉口水的。 “姐,哥,今天中午我们不吃其他的,就叫妈做煎饼煮了吃,你们说好不好?”小妹心 直口快地说,“这次妈妈不会再叫我们光喝面汤了吧?”说得爸爸笑得咳嗽了起来。姊妹五 个还说好,今后大家聚到一起,就要吃一顿妈妈做的煮煎饼。 去年暑假,孩子们说要到乡下的外婆家玩,姊妹五个说好再在一起聚聚。除了我和大姐 在一个城市外,哥和另外两个都在不同的城市,就是逢年过节也难得凑齐。 中午开饭了,我们吃得津津有味,可孩子们却是一个个苦巴着个脸。我家小丫头用筷子 挑着一根长长的饼,在那半天也不朝嘴里送。我这么大的时候,做梦都想一口能吃到这样长 的饼,那才叫个美呀。小丫头心直口快地说:“外婆家这个饼太难吃了,没有我们家买的面 包和肯德基好吃。” 小家伙一说开,大姐家已经读大四的侄女连忙跟着说:“妈妈老说外婆做的什么饼好吃, 原来就是这个呀,我还以为和比萨一样的呢!” 二姐家的小强也丢下了碗筷,从妈妈包里掏出爷爷奶奶给他买的“旺仔”小馒头和雪饼 分给他的哥哥姐姐和妹妹们吃。 这时,我们一脸的茫然。 【名师点评】 这篇小说通过两个小片断,写出了两代人对同一事物不同的看法。那过去的岁月,让多 少人难以忘怀,何止是那一碗“煎饼”呢?我们认为过去的那些美好东西随着时代的发展, 已经不被新一代接受。我们是放弃呢还是怀旧,还真是两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