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5.10 KB
  • 2021-06-07 发布

广西北流市五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 答案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 1 页 共 4 页 2020年秋季期高二玉林市五校联考(语文)参考答案 1. A B项,主观臆断。结合“对于过往,不作无谓的计较,也不作耽溺的留恋;对于未来, 不作不切实际的幻想,也不作杞人忧天的担忧,而是将此心专注于此时此刻,在每一个行动当 中保持觉察,即时应对生命中的每分每秒”分析,“把过去和未来彻底隔断……就是中国文化 强调的‘当下’精神”错误。 C项,曲解文意,第⑤段在引用王阳明的话之后这样解释这句话 的“对于那些已经过去的事和还没到来的事,思虑它们有何益处呢?那样只会距离自己的良知 本心愈来愈远。”由此可知,“心”指的是“良知本心”,王阳明说的“徒放心耳”意指(思 虑过去未来事)只能放任“良知本心”,让自己距离自己的良知本心愈来愈远。不能安守当下。 今天我们说的“放心”与王阳明说的意思不同。 D项,“更精微更有意义”无中生有。原文并 没有把它们进行比较。 2. A A项,“逐层递进地分析”有误。结合“儒家注重此世,关注现实人生”“道家也强调 接受与安住当下”“佛教更是强调保持觉知,活在当下”等分析,本文应该是并列结构。 3. D D项,“幽居汴京的李煜……他们无疑是古代中国文化当下精神的代表”错误。幽居汴京 的李煜不是中国文化当下精神的代表。 4. D D项,“又要与其他地区联合发展”于文无据。材料三第一段中是这样表述的“各地在推 动产业扶贫工作中要注重将中央政策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条件有机结合,发挥地区的比 较优势,形成自身的竞争力,确保脱贫产业可持续。”故选D。 5. C C项,“解决了区域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不合文意,从材料三第一段中可知,文中只是 说“在解决区域的贫困人口脱贫方面产生的效果非常明显”,并未点明已经解决区域贫困人口 脱贫问题。故选C。 6. ①注重将中央政策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条件有机结合,发挥地区的比较优势,形成 自身的竞争力,确保脱贫产业可持续。②强化社会兜底保障,实现应保尽保。③各级政府的相 关政策要保持长期稳定,重视研究推进后续的减贫工作。(每个要点2分,共6分) 【解析】阅读材料可知,有关从政府角度谈如何推进扶贫脱贫事业发展的内容集中在材料三中, 首先第一段引用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张红宇的话,“各地在推动产业扶贫工作中要 注重将中央政策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条件有机结合,发挥地区的比较优势,形成自身的 竞争力,确保脱贫产业可持续”,其中的“各地”实际指的就是各地政府,强调在扶贫工作中 当地政府要注重将中央政策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条件有机结合。第二段则提出“对没有 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人口要强化社会保障兜底,实现应保尽保,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低保、医保 政策,包括临时救助的综合性保障政策”。这明显是政策层面的内容,只能由政府牵头来做。 因此可总结出强化社会兜底保障,实现应保尽保的内容。同样在第二段“张红字表示:‘在今 年完成全面脱贫攻坚任务,各级政府的相关政策要保持长期稳定,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 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同时更要重视研究推进后续的减贫工 作’”,从中可总结出各级政府的相关政策要保持长期稳定,重视研究推进后续的减贫工作。 7. B B项,“以心理描写为主”错误。“流露出不满”不准确,从“‘不行,’高翔说,‘我 们还没正式接上关系哩,分别了十年,回头我还得考察考察你的历史!’‘等着你考察!’秋 分给他们点着灯,就扭身走了”等句看不出不满。 8. ①这个孩子具有比喻(象征)意义,他的悲惨命运,与祖国的多灾多难相似;同时孩子是 祖国的希望,代表着祖国的未来;②他为孩子在残酷的战争中得以幸存、为父亲和妻子收养这 个孩子而感到高兴;③当他怀着庄重、神圣的心情抱起孩子,心里涌起的是对祖国的热爱、对 祖国命运的深沉忧虑、对侵略者的无比痛恨以及消灭敌人的强烈责任感和坚定决心,所以他的 眼角湿了。(每个要点2分,共6分)。 9. ①运用全知视角叙述故事。作者从第三人称的角度叙述了发生在秋分、高翔、高庆山等人 物之间的故事,以俯察的高度来观察、呈现人物及情节。②遵循时间顺序叙述故事。小说叙事 从“第二天清早”“黄昏的时候”“给他们点着灯”“天上出着星星”直到“满天的星斗出全 了”,以时间顺序推进情节。③通过人物对话展开情节。小说主要通过写秋分与乡亲、与公公 高四海、与丈夫高庆山、与高翔以及与高翔的女儿的对话来展开故事情节,表现人物形象。④ 打破常规控制叙述节奏。作为战争题材作品,小说并未聚焦战争的紧张激烈残酷,而是以舒缓 的节奏描写人民面对侵略者的积极姿态,以相对轻松的氛围表现对抗战的乐观自信。(每个要 点2分,任意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 第 2 页 共 4 页 10. C “元和中”是表时间的固定词组,其后应断开,故排除 AB 两项。“倡名”的主语是“吏”, 故“吏一倡名”不能断开,故排除 D。 11. D “晦”指阴历每月最后一天,“朔”指阴历每月初一。 12. D “皇帝读后被感动得流泪”错。原文“死后,帝观牡丹,凭殿阑诵赋,为泣下”表明, 皇帝因怀念舒元舆而泣下。 13.(1)那些宰相公卿不是贤才就不在选拔之列,但有关部门却用对待奴仆的方式对待他们, 这实在不是用来礼贤下士的做法。(采分点:在选,在选拔之列;有司,有关部门,有关官员, 考官;诚,确实,实在;所以,用来……的方法;下贤,礼贤下士。各 1 分。) (2)我自认为才能不比马周、张嘉贞差,却没人引荐,又不能显露才华,因此始终没有奋起的 时候。(采分点:窃,私自,私下;不后周、嘉贞,省略句,状语后置句,正确语序为“不于 周、嘉贞后”;所缊,所字结构,缊,包含,收藏,“所温”即所包含的东西,因文定义译为 才华;是以,因为这样,因此;振发,振作发奋。各 1分。) 【参考译文】 舒元舆,婺州东阳县人。(他)地位卑贱,不与士人为伍。(他)开始学习时,就机敏聪明。 后到江夏客居,节度使郁士美对他的突出才能感到惊异,多次为他扬名。 元和年间,他去考进上,看见有关部门检查苛刻,到尚书省应试时,即使水、木炭、脂烛 和餐具,都是个人自带,官吏点到名字才能进去,用荆棘围住,应试者铺席子坐在廊下,于是 上奏说:“自古以来的贡生没有比这更受轻视的,况且宰相公卿都是从这些贡士中选拔出来的, 那些宰相公卿不是贤才就不在选拔之列,但有关部门却用对待奴仆的方式对待他们,这实在不 是用来礼贤下士的做法。用荆棘遮挡阻拦并怀疑他们作弊,也不是用来寻求忠诚正直人才的办 法。写诗作赋是次要的才能,经传被断章取义,从中不能看出一个人的文化水平。我担心贤人 为逃避羞辱而自行退去,不贤的人反被皇上任用了。现在进贡珠贝金玉,有关部门用装筒皮币 来盛放,怎么这么看轻贤人,而看重金玉呢?”(他)又说:“录取人才不应限制人数,如今有 关部门多时选取三十人,少时只选取二十人,假使这一年有一百名可以辅佐皇上的才子,却说 按规定只选取二十名,说这是选拔贤才可以吗?假如一年中德才兼备的只有几个人,却说一定 要选取够二十人,那么被错误选拔的人就超过了一半,说这才合乎标准可以吗?” 不久(舒元舆)考进士中了优等,被调任为鄂县县尉,有能干的名声。裴度上表举荐他为兴 元掌书记,他写的文豪放道劲,受到时人的推重赞许。授官监察御史,弹劾审查危害深重的人 和事从不放过。两次升官后任刑部员外郎。 舒元舆自恃有过人的才华,急于升官。大和五年,他向朝廷递送自己的文章,没有回复, 他又上书自己表白说:“马周、张嘉贞帮人写奏章,被从宾客中提拔起来,最终成了有名的臣 子。现在我在朝廷任职,自己呈报文章,过了五个月没有答复,我自认为才能不比马周、张嘉 贞差,却没人引荐,又不能显露才华,因此始终没有奋起的时候。汉代主父偃、徐乐、严安以 老百姓的身份上奏章,早上呈报晚上就受到召见,而我呈上的文章有八万字,那文章千锤百炼, 用语精练,谈古论今纵横几千年,剖析挑选,凡是可以辅助教化的没有一点遗漏,我的文章像 犀角、象牙那样珍贵,难道是主父偃等人可以比得上的吗?圣明的时代难以遇到,我还是自己 爱惜自己的才干吧。”唐文宗看了奏章,赏识他振奋昂扬的精神,将奏章拿出来给宰相看,李 宗闵认为他轻浮放肆不能任用,于是调任他为著作郎,在东都任职。 舒元舆写了一篇《牡丹赋》,当时人称赞它十分精巧。他死后,皇帝观看牡丹,靠着宫殿 栏杆吟诵这篇赋,为他流下了眼泪。 14. B 三、四句是诗人的想象,并非真的看到、听到。 15. (1)相同点:都借边地特有的乐器声营造寂静悲凉的氛围,衬托思念之情。(2)不同点: ①岑诗用“向月胡笳”衬托友人对自己的思念,并以问句作结,想象到友人“不喜闻”而不得 不“闻”的无奈、悲愁,加重了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②范诗用“羌管悠悠”衬托戍边将士对 家乡、亲人的思念,再以“霜满地”烘托,突显出将士们久戍边地的悲苦心境。(6 分,相同点 2 分,不同点每点 2 分。) 译文:凉爽的秋天,八月里,萧关一带的道路萧索冷落,呼啸的北风吹断了天山上的枯草。昆 仑山南边的月亮快要西斜时,胡人向着月亮吹响了胡笳。在胡笳的哀怨声中我送你远去,站在 秦山远望着陇山上那凄迷的云彩。那边城地区的夜里多有思乡而哀愁的梦,向月而吹的胡笳声 谁还会喜欢听呢? 16. (1)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2)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第 3 页 共 4 页 (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17. A 18. D 19. B 【17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 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 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 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选自孔融《论盛孝章书》,指光阴不能停留,像流水一样消逝。 沧海桑田:比喻人世间事物变化极大,或者变化较快。第一处选用“岁月不居”。风雨同舟: 比喻共同度过困难。风雨兼程:指不管遇到刮风下雨,都夜以继日,以加倍速度赶路。结合“70 年披荆斩棘,70年”分析,选用“风雨兼程”。风吹浪打:比喻遇到险恶的情况或严峻的考验。 风起云涌:比喻事物迅速发展,声势浩大。结合“乱云飞渡”分析可知,选用“风吹浪打”。 轻装上阵:为了行动便利,只携带轻便的装备上战场。也比喻去除思想顾虑,轻松地投入到工 作或学习中。轻装简从:指有地位的人出门时,行装简单,跟随的人不多。结合“减税降费政 策措施要落地生根”分析,减轻企业的负担,选用“轻装上阵”。故选 A。 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 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 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 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 重复。 【18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连词“无论”与“如何”相搭配,表示在任何假设 条件下,结论都不会改变。“纵使”,就是“即使”表示假设的让步,经常与“也”搭配,排 除 A项、B项;根据语意的递进关系,“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应在“中国维护世界和平” 之前,同时,根据逻辑顺序,应先“维护世界和平”再“促进共同发展”,排除 A项、C项。 故选 D。 【19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 贯能力。“都要”与前文的“不管”搭配,“只要”多与“就”相搭配,排除 A项、D项;根 据语境“新征程上,不管乱云飞渡……一步一个脚印把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分析, 主语应该是“我们”,是“我们”依靠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推进伟大事业。排除 C项。 故选 B。 20. ①“惊闻”应改为“喜闻”;②“兄弟”应改为“亲人”;3“倾听”,细心地听取(多用 于上对下),应改为“聆听”;④“杏林”(中医学界的代称)应改为“杏坛”;⑤莘莘学子, 众多的学生,应去掉“们”,或改为“学子们”。(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21. 示例 1:他是最美逆行者!耄耋之年,冒死犯险,“抗非英雄”,披甲逆行抗疫一线。科学 求是,悬壶济世,仗义多诤言,美在纯真至善!疫情防治,重病救治,科研需攻关,美在责任担 当!“火神山、雷神山、钟南山,三‘山’齐聚克难关!”院士,战士,国士,众士协力稳民 心!大医仁心,执着果敢;民族脊梁,国士钟南山!(排比,对偶) 示例2:他两鬓斑白,满脸皱纹,虽年近耄耋,但依然不忘被病痛折磨的人们。他像是一柱火炬, 哪怕在生命的尽头,也不忘散发余热。在抗击“非典”和新型冠状病毒期间,他挺身而出,勇 敢地逆行,奔赴疫情灾区,带领医护人员,与病毒做抗争,与死神争分夺秒,毫不客气地在他 的镰刀下抢走一个个生命,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亲自拯救重危病人。在武汉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时 他说:“武汉本来就是一个很英雄的城市,有全国,有大家的支持,武汉肯定能过关!”他的 话犹如定海神针,让中国成千上万的人民看到了战胜病毒的希望。他就是钟南山院士,他是为 中国请命之人,是载入中国史册之人,他所做的一切值得我们肃然起敬!(比喻,排比) 示例 3:当 2003 年的非典的硝烟还未完全散尽,17 年后的今天,他又一次在“新型冠状病毒” 的疫情中英勇奋战。他千叮咛万嘱咐,提醒人们不要去武汉,而自己却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去武 汉的列车。他冷静、无畏,以医者的妙手挽救生命;他严谨、专业,以科学的态度应对灾难。 他是院士,也是战士,更是国士。他就是我们心中的英雄——耄耋之年的钟南山院士。(比喻, 对偶,排比) 第 4 页 共 4 页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生动、连贯、得体(拟写颁奖词)的能力。首先要分析材料, 提炼出有关钟南山的典型事件和突出成就,然后根据显性条件“至少两种修辞、80-110 字”拟 写即可,注意语言表达的生动、连贯、得体、精炼,有评价的导向型和抒情的感染性。 22. 【写作提示】作文题干由三则材料组成,概括起来,表明了人类要敬畏自然,改造自然不 能凭主观盲目而行,否则自然会对人类加以惩罚。人类属于大自然,而不是大自然属于人类。 人类是大自然改造的产物,而不是把大自然当作人类改造的产物。要求部分是,请结合材料内 容写演讲稿,这就要求体现你的思考,表达你的看法。考生的立意应该很明确,就是要“敬畏 自然”。 【参考立意】 ①我们要携手让和谐永存,保卫我们美丽的家园;②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③善待地球,科学发展,构建和谐;④敬畏自然,就是敬畏生命;⑤敬畏自然,心存善念。 【优秀例文】 敬畏自然,行有所止 亲爱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2019年接近尾声的时候,或许我们都没有想到,中国即将迎来一个别样的春节。勤洗手, 戴面罩,宅在家,成了年度关键词,为了生命安全,亲朋好友减少见面,每个人都似乎活成了 一座孤岛,被疫情分隔开来。面对此次疫情——究其原因,这病毒之所以在人身上寄存并继而 灾难性蔓延,是因为一些人对野味的趋之若鹜、对野味的饕餮不厌。痛定思痛,我认为:面对 野味病毒,我们应当悬崖勒马,敬畏自然,远离野味已是刻不容缓。于是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 《敬是自然,行有所止》。 敬畏自然,拒绝野味,我们要为自己无知的行为“买单”。 多少年来大自然都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一些无知的人类乱砍滥伐,破坏野生动物们的家园。 殊不知大自然的威力,台风、海啸、地震、甚至龙卷风……这些都是大自然对破坏自然的始作 俑者——人类的“馈赠”。直到一切真正的过去,人们才开始寻找原因,为自己的无知行为“买 单”。 敬畏自然,拒绝野味,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大自然中,有许多生物与我们共存,所以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朋友,所 以人类再也不应该把宇宙中的其他部分看作是我们征服的对象,而应该把它们看作是我们平等 的生命。我们应该从根本上转变观念,与它们友好共处,共同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敬畏自然,拒绝野味,为我们国家明天的美好添砖加瓦。 科学已经证实,非典病毒、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源均来自野生动物,那么,在具体行动上, 拒绝吃野味,严禁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交易活动,理应成为全民的共识和自觉,不仅疫情暴发 期间是如此,全国疫情解除之后,窃以为也应如此;而在思想观念上,敬畏自然、敬畏生命, 有所戒惧、有所约束,同样理应成为全民的共识和自觉,这是我们自我防护的要求,也是“人 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否则,好了伤疤忘了疼,“后人复哀后人”的悲剧难免 仍然会上演。拒绝野味,让我们共同为国家明天的美好添砖加瓦。 此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鏖战正酣,九省通衢的武汉,正拼尽全力!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空寂的街巷,寥落的灯火下涌动的力量,我们清晰感知这是一股 闯过难关的信念和决心,千万人咬紧牙关,他们知道,阅关,并不是一个人的战斗!武汉更不 是孤军奋战!武汉闯难关的历程,聚焦这场攻坚战中千百万平凡人会聚起来的非凡力量与宝贵 精神。有人说:“当人类欢呼对自然的胜利之时,也就是自然对人类惩罚的开始。”所以,我 呼吁:敬畏自然,还野生动物以美好家园,还生态系统以平衡,还我们以明天的美好!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点评】 开头概述此次疫情给大家带来的影响,指出疫情原因是有些人对野味趋之若鹜,提出 观点,“敬畏自然,行有所止”。然后论述第一层次,“敬畏自然,拒绝野味,我们要为自己 无知的行为‘买单’”,以台风、海啸、地震、甚至龙卷风等自然灾害频发,告诫人类为自己 的无知行为“买单”。论述第二层次,“敬畏自然,拒绝野味,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指出 应该与大自然中的生物友好共处,共同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然后回到此次疫情上来,提出解 决问题的办法,拒绝吃野味,严禁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交易活动,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有所 戒惧、有所约束。然后指出武汉并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聚焦这场攻坚战中千百万平凡人会聚起 来的非凡力量与宝贵精神。结尾呼吁,敬畏自然,拒绝野味,还野生动物以美好家园,还生态 系统以平衡,还我们以明天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