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50 KB
- 2021-06-0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课时分层作业(一)
[基础运用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梦”是一种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千万亿梦想的凝聚和升华,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国梦”能够激励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方向目标,引导大学生奋发进取的强大精神动力。以“中国梦”引领大学的思想教育,可以使大学生牢固树立“中国梦”的远大理想,( ),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同时,大学生理想信念及历史使命感还能为“中国梦”的实现加油助力,二者________。
作为当代大学生,肩负着民族强盛的使命。老一代人在建国强国的________中贡献了青春、智慧和汗水,开创了改革开放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局面;当代大学生更应该珍惜________的大好时机,希望你们________,为“中国梦”的实现,指点江山,谱写出新时代中国强盛的美好愿景。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梦”引导大学生奋发进取的强大精神动力,能够激励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方向目标。
B.“中国梦”能够引导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方向目标,是激励大学生奋发进取的强大精神动力。
C.“中国梦”能够激励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方向目标,是引导大学生奋发进取的强大精神动力。
D.“中国梦”能够引导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方向目标,激励大学生奋发进取的强大精神动力。
B [A项,“引导”和“奋发进取”、“激励”和“方向目标”不搭配;句子顺序颠倒,轻重关系失调。C项,“激励”和“方向目标”、“引导”和“奋发进取”不搭配。D项,“激励”前面缺少谓语“是”。]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信念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信念坚定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信念更加坚定
D.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信念
A [补写时要注意前后两句的结构是动宾结构,应选“坚定……信念”;从“牢固树立”“不断提高”的偏正结构特点来推断应为“更加坚定”。]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息息相关 峥嵘岁月 不期而遇 不负众望
B.休戚与共 蹉跎岁月 不期而遇 不孚众望
- 6 -
C.息息相关 峥嵘岁月 千载难逢 不负众望
D.休戚与共 蹉跎岁月 千载难逢 不孚众望
C [“息息相关”指呼吸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休戚与共”指彼此共同承受幸福与灾祸。“峥嵘岁月”指不寻常的日子。“蹉跎岁月”指虚度岁月。“不期而遇”指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千载难逢”指一千年也难得遇到,形容机会难得。“不负众望”指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不孚众望”指不能使大家信服。]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这种高于天的理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崇高的理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①领导红军渡过了一道又一道的难关
②不怕流血牺牲
③能够在万分复杂的形势中制定正确的战略
④使得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面对任何困难时都无所畏惧
⑤使得广大红军
⑥勇往直前,前赴后继
⑦能够以洞若观火的眼光审时度势
⑧在面对强大而凶恶的敌人时
A.⑤⑦⑥④⑧②③①
B.④⑧②③①⑤⑦⑥
C.④②⑥③①⑧⑦⑤
D.④⑦③①⑤⑧②⑥
D [先说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制定战略,故先选④⑦③①;再说红军怎样战胜重重困难,故选⑤⑧②⑥。再者分号前的横线处应填“一道又一道的难关”,和“一次又一次的胜利”遥相呼应,由此也可以排除前三项。]
5.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
A.词,又称“诗余”“长短句”等,是诗歌的一种形式,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以两宋成就最高。
B.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字数多少来划分的。小令的字数在58个字以内,59~90个字为中调,而长调是91个字以上。
C.词的标题和词牌有着严格区别,例如《沁园春 长沙》这首词,“长沙”是词牌。
D.按风格,词分为豪放派与婉约派。豪放派代表词人是苏轼、辛弃疾;婉约派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C [“长沙”是词的标题。]
6.毛泽东的诗词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能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 6 -
有些诗句至今脍炙人口。请你为“毛泽东诗词朗诵会”写一段结束语,不少于6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首先,要突出结束语的特点,即带有总结性;其次,要恰当地引用毛泽东诗词中的名句,以突出这次朗诵会的主题;最后,语言要连贯并富有激情。
[答案] 毛泽东诗词是中国诗林中矗立的一棵参天大树,是中国革命的壮丽史诗。从“鲲鹏击浪从兹始”到“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我们领略了毛泽东“唤起工农千百万”的雄伟气魄,“三军过后尽开颜”的喜悦。“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同学们,让我们谨记一代伟人的教诲:“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毛泽东的过人之处,不仅在于善于总结成功经验,____①____。他说过:“认识的盲目性和自由,总会是不断地交替和扩大其领域,永远是错误和正确并存……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总结教训不仅指总结自己失败的教训,____②____。毛泽东重视经验,______③____,他认为经验主义同教条主义一样是有害的。为了不犯经验主义的错误,有工作经验的人不能放弃理论学习,要认真读书,把感性的经验不断上升为更具条理性、综合性的理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①还在于能够总结失败的教训 ②还指总结别人甚至敌人失败的教训 ③但坚决反对经验主义
[阅读提升层]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菩萨蛮 大柏地①
毛泽东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注】 ①大柏地:在江西瑞金市北部。1929年1月,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红军从井冈山出发,2月10日,同追来的国民党军在大柏地打了一仗(大柏地战斗),大获全胜。1933年夏天,毛泽东重新经过大柏地,触景生情,写了这首词。
- 6 -
8.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词首句先从夕阳西下的天空入笔,形象传神地展示了一幅斑斓的春日黄昏图。
B.第三句化用花间词派温庭筠的“雨后却斜阳”,并非落入花间派的婉约纤柔之中。
C.下阕起首两句才点出此词追忆的主题,这些弹洞点缀祖国河山,显得分外美丽。
D.本词通过对大柏地夏天傍晚的山川风景的描绘,表达了词人乐观豪迈的胸襟。
A [A项,根据注释“1933年夏天,毛泽东重新经过大柏地,触景生情,写了这首词”,选项中“春日黄昏图”应是“夏日黄昏图”。]
9.本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根据“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判断上阕为实写。根据“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描写幽默诙谐,可知下阕为虚写。要结合诗词具体分析,另外在情感上也要进行解读。
[答案] 虚实结合。上阕直接写夏天的景色,词人抓住夏季雨后常出现彩虹这一自然现象,借以寓意。彩虹呈现出各种美丽的颜色,像一条彩带,是谁挥动着这样的彩带在天空中翩翩起舞呢?一个奇特而又合理的想象,表现出作者战斗胜利后的欣喜心情。下阕则写当年的那场鏖战,词人的高明处,就在于对那场激战不铺陈、不展开,惜墨如金,只一句“弹洞前村壁”,此时不见硝烟弥漫,但能想象出当时烽火四起;词人不直接写战斗的激烈艰苦,却轻松幽默地调侃“装点此关山”。
二、阅读下面这两首词,完成10~11题。
忆秦娥 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1935年2月
忆秦娥 箫声咽
李 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
- 6 -
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10.下列对毛泽东《忆秦娥》一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描绘了清晨时分西风凛冽、雁声穿空、霜华铺地、残月在天的景象。
B.上阕前两句作者通过听觉、视觉勾勒出一幅凄清的清晨画面,其用词造境,呈现出一种暗淡冰冷的色调。
C.“马蹄声碎”中“碎”的意思是“碎杂”,生动地刻画出急行军时的景象;“喇叭声咽”中“咽”的意思是发不出声音,写出了当时物质条件的恶劣。
D.“漫道”的意思是“莫道”,“真如铁”的意思是真的像铁一样坚固,表现了红军蔑视困难、不畏强敌的雄心。
C [C项,“咽”的意思是“低沉”,渲染了战争场面的悲壮。]
11.两首词都通过景物描写渲染气氛,所渲染的气氛是否相同?请加以概括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抓住能体现气氛的意象分析即可。如“马蹄声碎”“喇叭声咽”等渲染了紧张、悲壮的气氛,“灞陵伤别”“西风残照”等营造了悲凉、伤感的气氛。
[答案] 不相同。毛词渲染了一种紧张、激烈、悲壮的战斗气氛,李词渲染了一种凄凉、冷落、伤感的气氛。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13题。
冬末同友人泛潇湘
杜荀鹤
残腊泛舟何处好?最多吟兴是潇湘。
就船买得鱼偏美,踏雪沽来酒倍香。
猿到夜深啼岳麓,雁知春近别衡阳。
与君剩采江山景,裁取新诗入帝乡。
1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诗人和友人于冬末泛舟潇湘,以记游述怀的清逸之作。
B.颔联紧承首联,从买鱼、饮酒等生活细节具体展现泛舟潇湘的乐趣。
C.作者在尾联表示要采江山之美以入新诗,使得新诗传诵到都城长安。
D.全诗通篇写景,却将诗人的内心情感表现得真切丰满,极具艺术魅力。
D [“全诗通篇写景”的说法有误,首联主要是抒情,尾联也不是“写景”。]
- 6 -
13.颈联中的“猿”“雁”二字,有人读出了愁,有人读出了喜,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回答此题首先要明确“猿”“雁”意象的固有意义,然后结合诗句从愁、喜两个方面去解释,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 (示例一)读出了愁。①作者描摹江山风物之美,意在得到朝廷的赏识与任用。②夜深猿啼悲凉,春近鸿雁高飞,恬淡愉快的表象下透露出诗人的壮志难酬、无奈落寞之情。
(示例二)读出了喜。①作者泛舟潇湘,江山风物的美丽令人陶醉,诗句传诵的想象激起壮志。②凄凉的猿啼,因内心的愉悦而不再悲凉;大雁因春近而辞别衡阳,返回故地,更让人欣喜。
- 6 -
相关文档
- 2019-2020学年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2021-06-0814页
-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2021-06-087页
-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六盘山高级中2021-06-0821页
- 2018-2019学年浙江省东阳中学高二62021-06-0810页
-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一中202021-06-0825页
- 2017-2018学年贵州省铜仁市西片区2021-06-0822页
- 山东省威海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2021-06-0816页
- 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汇编分类考点9 2021-06-0821页
- 2020年北京市朝阳区b卷高考语文模2021-06-0840页
- 内蒙古集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2021-06-08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