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 KB
- 2022-11-2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二章国际经济法的主体私人(自然人和法人)国家(机构)国际(经济)组织\n第一节自然人一、自然人作为国际经济法主体的资格一般性规定:依其属人法我国的规定:受到限制二、自然人的身份和地位国籍的积极冲突国籍的消极冲突\n第二节法人一、法人作为国际经济法主体的资格权利能力、行为能力依其属人法确定二、法人的国籍和地位(一)确定法人的国籍的标准:1、成立地说2、住所地说3、资本控制说4、复合标准说\n二、法人的国籍和地位(二)各国承认外国法人的方式有:1、一般许可制:登记或注册如:英、美等国2、特别许可制:依法审核批准如:前苏联、奥地利和中国3、相互承认制:依国内法或条约承认\n三、国家(一)国家作为国际经济法主体的资格双重身份:与私人当事人处于平等地位主权者身份(如英伊石油案)(二)国家及其财产豁免问题1、国家豁免主要内容:管辖豁免执行豁免2、由各国长期司法实践发展与确立\n三、国家(二)国家及其财产豁免问题早在1820年,英国法院在“菲烈德里克王子号案”中就指出:“根据主权平等原则,外国国家及其财产享有管辖豁免。”美国最高法院在1897年“昂德希尔诉赫南德兹案”的判决中明确指出:“每一个主权国家有尊重其他所有主权国家独立的义务,一个国家的法院对另一个国家政府在其本国领土内所为的一切行为,无权审理。”3、绝对豁免与相对豁免\n三、国家(三)国家行为原则1、含义:是指主权国家在其领域内的行为,外国法院无权审查其行为的合法性。2、与国家豁免原则的关系相辅相成意义与效用不同3、美国主张的变化与合理性\n第二节跨国公司一、跨国公司的概念和特征1、跨国公司的概念2、跨国公司的特征(1)跨国性(2)战略全球性和管理集中性(3)公司内部的相互联系性\n三、跨国公司二、跨国公司的法律地位1、在国内法上的地位2、跨国公司的国际法律地位三、母公司对其子公司的债务责任1、问题提出:1984年印度博帕尔工业事故惨案2、各国的态度与对策\n3、母公司责任的根据三、母公司对其子公司的债务责任2、各国的态度与对策(1)子公司有足够或独立的自主性,应独立承担责任(2)子公司在某些事项上的自主性受母公司的干涉和支配,母公司对其干涉控制造成的损害负责任(3)子公司受母公司控制完全失去自主性时,母公司应对子公司的债务直接负责任\n4、对跨国公司的国际管制(1)跨国公司与有关国家的矛盾和冲突(2)管辖冲突及其解决A、冲突产生的原因B、解决原则与方法属地管辖权优先原则(案例:“法国弗鲁霍夫公司案”)域外管辖权的行使应有合理依据通过双边或多边协调(3)《联合国跨国公司行为守则》(草案)\n1965年“法国弗鲁霍夫公司案”中,美国弗鲁霍夫公司在法国的子公司与法国伯利特公司签订合同,由前者向后者提供卡车零部件。伯利特公司将该零部件安装于对华出口的卡车。在该合同履行前,美国公司接受美国财政部指令,依《对敌通商法》废除该合同。伯利特公司拒绝终止该合同,并起诉要求子公司支付近100万美元的损害赔偿。子公司的法国籍董事向法国商事法院起诉,认为根据法国有关法律原则,废除该合同是非法的,因为废除该合同的唯一动机是,子公司的美国籍董事试图避免承担违反《对敌通商法》的责任,而此种动机与子公司无关。法国的商事法院根据法国法任命了一个临时管理人代表子公司继续履行与伯利特公司的合同义务。巴黎上诉法院也肯定了这一判决,坚持了领域管辖优先的原则。\n第三节国际经济组织一、概念和特征1、概念:广义的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民间团体为实现共同的经济目标,通过一定的协定形式建立的具有常设组织机构和经济职能的组织。2、特征(1)主要参加者是国家;(2)国家间基于主权平等原则设立的机构;(3)以国家间正式协议为基础。\n二、国际经济组织的法律人格法律能力包括:(1)缔约能力(2)取得和处置财产的能力(3)进行法律诉讼能力三、国际经济组织的特权与豁免四、几种主要的国际经济组织\n(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成立2、职能:制定规章制度金融职能(贷款):案例3、主要机构:理事会执行董事会4、表决机制:加权表决制\nIMF金融职能(贷款)1994年年底到1995年初,墨西哥爆发严重金融危机,为使墨摆脱危机,遏制危机向世界扩散势头,IMF向墨提供1亿9千万美元贷款。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及1998年俄罗斯爆发金融危机(危机数度危及美国和欧洲股市,迫使美国联邦储备银行两次降息)。在这些危机中,IMF一次次充当解救危机中坚力量,为危机冲击的国家提供贷款,组织专家研究应对措施,制定经济复兴计划。IMF对我国进行了多次贷款,以弥补我国国际收支逆差,促进改革进行。1980年,我国向IMF借入了8.55亿特别提款权,1986年再次借入5.97725亿特别提款权的贷款。已全部偿还。\nIMF金融职能(贷款)1994年,中国向基金组织提供了1亿特别提款权的贷款,用于支持重债穷国的债务调整,同时还向该贷款的贴息账户捐款1200万特别提款权。1999年,中国又向基金组织捐助1313万特别提款权,继续支持重债穷国减债计划。1997年7月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基金组织向泰国提供的一揽子援助,向泰国政府贷款10亿美元。在印尼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向基金组织承诺向印尼政府提供3亿美元的二线资金支持。更为重要的是,中国领导人在危机爆发后多次公开承诺,保持了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为维护亚太地区经济形势的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n(二)世界银行集团1、成立及其组成:世界银行三个金融性机构:国际开发协会国际金融公司两个非金融性机构:MIGAICSID2、基本宗旨3、主要机构4、表决机制\n(三)世界贸易组织1、WTO的产生与宗旨2、WTO与GATT的关系继承与发展不同:机构性质调整贸易领域争端解决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