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05 KB
  • 2022-03-30 发布

医学培训 执业医师 病理学笔记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病理学(10-12分)第一节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一、适应性改变1、萎缩:正常发育的器官、组织或细胞体积缩小称为为萎缩①生理性---成人胸腺萎缩,更年期性腺萎缩,老年各器官萎缩②病理性2、肥大:细胞体积增大①代偿性肥大:左心肥大。②内分泌性肥大:雌激素---乳腺、子宫3、增生:细胞数量增多。一旦刺激停止,增生停止。4、化生:一种成熟细胞类型被另一种成熟细胞类型取代:①上皮化生:鳞状上皮化生②间叶组织化生:骨化生③结缔组织化生:骨、软骨、脂肪组织。二、损伤(一)可逆性损伤变性: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增多。1、细胞水肿(水变性):ATP生成减少,钠水潴留,形成水肿。损伤的是线粒体和内质网;肝细胞重度水肿,细胞变圆如气球,称气球样变。2、脂肪沉积:最常见于肝,也可见于心、肾;脂滴可被苏丹Ⅲ染成橘红色;心肌脂肪变呈黄色,与正常心肌红黄相间。称虎斑心。3、玻璃样变性(透明变性)(1)结缔组织玻璃样变:常见于纤维瘢痕组织;(2)血管壁玻璃样变:高血压病的肾脑脾和细动脉;(3)细胞内玻璃样变:慢性肾小球肾炎,形成玻璃样小滴和Russell小体。(4)淀粉样变:蛋白质-黏多糖沉淀。全身淀粉样变可发生在长期慢性炎症:如结核,慢性骨髓炎,类风关。(5)病理性色素沉着:含铁血黄色沉着,脂褐素沉着。(二)不可逆性损伤——细胞死亡1、坏死:细胞核的变化如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1)凝固性坏死:最常见,多见于心、肝、肾、脾等实质器官;(2)液化性坏死:产生于蛋白质少而脂质多的组织。如脑(乙脑)、脊髓、胰腺(急性胰腺炎)。11 (3)坏疽:坏死伴有腐败菌感染。①干性坏疽:四肢末端,下肢;②湿性坏疽:与外界相通的内脏,如肺、肠、子宫、阑尾、胆囊。③气性坏疽:深达肌肉的开放,厌氧菌感染。捻发感。(4)纤维素样坏死:见于变态反应疾病,风湿病、结节性动脉炎,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急进型高血压。2、凋亡:程序性死亡。特点:不引起死亡细胞自溶,无急性炎症,无周围细胞增生修复。凋亡小体形成:病毒性肝炎干细胞内(嗜酸性小体)。三、修复1、再生:周围健康细胞进行增生。2、各种细胞的再生能力必考1)不稳定细胞:皮(细胞,呼吸、消化及生殖道的黏膜上皮),淋巴、造血细胞,间质细胞。2)稳定细胞:腺器官的实质细胞—肝、胰腺(各种腺),原始间叶细胞。3)永久性细胞:神经细胞、骨骼肌及心肌细胞。3、肉芽组织的结构:成纤维细胞、新生的毛细血管和炎性细胞。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肉芽组织最后变为瘢痕组织。4、创伤愈合5-7天---胶原纤维连接,数月后线状瘢痕形成。第二节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一、充血和淤血(一)充血:1.类型:①动脉性充血,主动过程;②静脉性充血,淤血。2.常见器官淤血举例(1)肺淤血:多为左心衰竭引起。可见心力衰竭细胞,长期慢性肺淤血导致肺脏褐色硬化。(2)肝淤血:右心衰竭。脂肪变性为黄色,肝脏呈红黄相间花瓣纹,槟榔肝。长期慢性肝淤血导致肝脏淤血性硬化。3.淤血后果取决:范围,器官,程度,速度及侧支循环建立:①淤血性出血、组织水肿;②脏器实质细胞的萎缩、变性和坏死;③脏器硬化;11 ④侧支循环的建立。二、血栓形成1、固体质块----血栓。2、血栓形成条件:血管内膜的损伤---血栓形成重要条件和最常见原因;血流状态的改变;血液凝固性增高。3、血栓的类型:1)白色血栓:血栓头部,为血小板和纤维素构成。2)混合血栓:血栓的体部。3)红色血栓:见于静脉内,纤维素网罗大量红细胞,血栓尾部。4)透明血栓:微血栓,纤维素性血栓,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微动脉、毛细血管和微静脉内。4、血栓的结局:软化、机化、钙化、脱落。三、栓塞1、栓子运行途径:1)右心-----肺动脉。2)左心-----脑,肾。3)肝外门---肝内门静脉及其分支。2、栓塞类型和各自对机体的影响1)血栓栓塞:肺动脉。来源于下肢深静脉或盆腔的静脉。体循环的动脉栓塞---左心房和左心室;动脉栓塞部位:下肢,脑,肾,脾。2)脂肪栓塞:长骨的骨折或脂肪组织严重创伤;3)气体栓塞:氮,减压病,沉箱病;4)羊水栓塞:角化上皮,DIC。四、梗死贫血性梗死出血性梗死颜色白色梗死红色梗死部位脾、肾、心和脑肺、肠梗死灶形状地图状—心;锥体形、楔形—肾、脾扇面—肺;节段性—肠11 第三节炎症一、概述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防御反应。血管反应是炎症过程的中心环节。炎症:损伤和抗损伤的统一过程。1、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1)变质:变性和坏死。2)渗出3)增生2、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1)炎症的局部表现:红——血管扩张,炎性充血;肿——充血、淤血、水肿;热一一动脉性充血,血量升高,代谢加强——产热增多;痛——神经末梢压迫、牵拉和刺激;功能障碍——损伤、代谢异常、炎性渗出物、疼痛等综合造成。二、急性炎症细动脉短暂收缩→血管扩张和血流加速→血流速减慢→血流停滞。1、渗出最早:细动脉短暂收缩,细动脉痉挛,由于神经调节和化学介质引起;慢性炎症炎灶内: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2、炎症介质:组胺、缓激肽、NO导致血管扩张。3、急性炎症的类型和病理变化必考1)浆液性炎:浆液渗出为主,好发于黏膜、浆膜和疏松结缔组织;2)纤维素性炎:①纤维蛋白原渗出--黏膜、浆膜和肺组织—大叶性肺炎,白喉。②假膜性炎---地图样溃疡---菌痢③纤维素炎---绒毛心3)化脓性炎:中性粒细胞渗出,局限化脓性炎:脓肿;蜂窝织炎:阑尾。4)出血性炎:血管损伤,红细胞,如流行性出血热、鼠疫等;5)变质性炎:阿米巴肝脓肿,乙脑,乙肝,中毒性心肌炎。11 三、慢性炎症1、炎症灶内浸润细胞主要: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单核细胞(巨噬细胞)。2、慢性肉芽肿性炎:巨噬细胞3、异物肉芽肿—异物。肉芽肿组成:上皮样细胞,多核巨细胞.----郎罕斯(Langhans)巨细胞。4、结核性肉芽肿(结核结节):中心---干酪样坏死,外周—上皮样细胞放射状排列,朗格罕斯细胞。结节外层---淋巴细胞,纤维结缔组织。第四节肿瘤一、生物学行为1、异型性:成熟—分化。异型性小---良性,异型性高----恶性2、肿瘤分级和分期:Ⅰ级----高分化,低度恶性Ⅱ级----中分化,中度恶性Ⅲ级---低分化,高度恶性。二、肿瘤生长生长分数:增值阶段(S期+G2期)的细胞比例1.淋巴道转移:上皮源性恶性肿瘤----最常见转移方式。2、血道转移:肉瘤---最常见转移方式;部位:肺—最常见,其次---肝。三、肿瘤的命名与分类1、恶性肿瘤命名:1)、癌:上皮组织,移行细胞癌—泌尿,鳞状细胞癌---肺2)、瘤:间叶组织3)、特殊:恶性,母细胞,人名---火气金淋巴瘤。2、癌前病变:(1)黏膜白斑。(2)慢性子宫颈炎伴宫颈糜烂。(3)直肠、结肠的腺瘤性息肉(4)乳腺增生性纤维囊性变(5)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溃疡。(6)慢性溃疡性结肠炎。(7)皮肤慢性溃疡。(8)肝硬化。11 3、非典型性增生:轻度和中度---上皮层下部1/3-2/3重度---------上皮2/3-全层(CIN)4、原位癌:基底膜完整,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称为上皮内瘤变Ⅲ级。5、癌与肉瘤的区别癌肉瘤来源上皮组织;间叶组织发病率癌较常见少见大体特点较硬、色灰白质软、色灰红、鱼肉状组织学特点癌巢弥漫分布网状纤维无网状纤维有网状纤维免疫组织化学表达上皮标记(如细胞角蛋白)表达间叶标记(如波形蛋白)转移淋巴道转移血道转移四、常见的上皮性肿瘤1、上皮组织恶性肿瘤1)鳞状细胞癌:分化好---细胞间桥,角化珠;分化较差---明显的异型性。2)腺上皮癌:纤维组织多---硬癌;质软者----髓样癌。五、常见的非上皮性肿瘤1、良性间叶组织肿瘤:脂肪瘤:背,肩、颈及四肢的皮下组织2、恶性间叶组织肿瘤:1)脂肪肉瘤:腹膜后,大腿的深部软组织2)骨肉瘤:骨组织恶性肿瘤中最常见X线:Codman三角和日光放射状影像。3)恶性淋巴瘤:①霍奇金淋巴瘤:R-S细胞②非霍奇金淋巴瘤:伯基特淋巴瘤—B淋巴细胞蕈样霉菌病---T淋巴细胞六、病因学和发病学1.癌基因:正常细胞→肿瘤细胞2.抑制基因:Rb基因、P53基因。3、间接作用的化学致癌物:多环芳烃----3,4-苯并芘芳香胺类与氨基偶氮染料—乙萘胺—膀胱二甲基氨基偶氮苯—肝真菌毒素---黄曲霉菌11 第五节心血管系统疾病一、动脉粥样硬化(一)血管的病理变化大、中动脉1.脂纹:早期病变,泡沫细胞—巨噬细胞肌源性泡沫细胞2、HDL---抗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作用LDL,CLDL----判断指标。(二)心脏肾脏和脑的病理变化1.左前降支:--最常见。左室前壁、心尖部、室间隔前2/3,占50%2.脑动脉粥样硬化:脑萎缩,脑软化,脑出血二、原发性高血压1、血管的病理变化分三期:1).机能紊乱期:痉挛2)、动脉病变期:细动脉---细动脉的玻璃样变3).内脏病变期2、心脏、肾脏和脑的病理变化(缓进型高血压)1)心脏:心脏肥大,左心室肥大,重量400克以上2)肾脏;颗粒性固缩肾3)脑:出血多发生在内囊(豆纹动脉)和基底节3、急进型高血压:坏死性细动脉炎(纤维素样坏死)和特征增生性小动脉硬化。三、风湿性心脏病1.增生期:肉芽肿期。特征----风湿小体(Aschoff小体)2、风湿性心内膜炎:二尖瓣最常见。3、风湿性心肌炎:心功能不全。四、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1、病因:草绿色链球菌;肠球菌、革兰阴性杆菌、真菌。2、心脏的病理变化:有病变的瓣膜上。第六节呼吸系统疾病一、慢性支气管炎1.病理变化:(1)杯状细胞增多,鳞状上皮化生。(2)黏液腺泡增生、肥大,浆液腺泡黏液化。2.主要并发症:肺气肿----阻塞性通气障碍,α-抗胰蛋白酶缺乏。11 二、大叶性肺炎(纤维素性炎)1.病理变化:病变--纤维素渗出分为四期:①充血水肿期;②红色肝样变期;③灰色肝样变期;④溶解消散期。2.并发症:痊愈,极少并发症:肺肉质变三、小叶性肺炎1.化脓菌感染2.并发症:①呼吸衰竭;②心力衰竭;③肺脓肿和脓胸;④支气管扩张症。四、肺硅沉着病1.病因:游离二氧化硅(Si02)。2.病理变化:硅结节----硅沉着病的特征性病变。3.分期:一期:肺门,二期:1/3,三期:2/34、并发症:①肺结核;②肺源性心脏病;③肺气肿五、肺癌支气管粘膜上皮组织学类型:①鳞状细胞癌:最常见。---中央型②腺癌:多为周围型,女性多见。③小细胞癌----恶性高④大细胞癌—预后差第七节消化系统疾病一、消化性溃疡1.肉眼观察:多位于胃窦小弯侧。2.光镜下:渗出层、坏死层、肉芽组织层和瘢痕组织四层结构。3、并发症:1).出血最常见2).穿孔3).幽门梗阻4).癌变胃溃疡癌变率不超过l%----最少见。二、病毒性肝炎1、基本病理变化:1)变质:气球样变---水嗜酸性变,嗜酸性小体形成---凋亡2)渗出:以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为主。3)增生2、临床病理类型和病变特点1).急性普通型肝炎:点状坏死2).慢性普通型肝炎:(1)轻度慢性肝炎:点灶状坏死11 (2)中度慢性肝炎:桥接坏死(3)重度慢性肝炎:大范围桥接坏死3).重型肝炎: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大片状坏死。三、门脉性肝硬化病理变化:假小叶。四、胃癌、食管癌和大肠癌1、组织学类型:鳞状细胞癌2.胃癌:我国最常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1)早期胃癌----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的胃癌。(2)进展期胃癌的病理变化:溃疡型---盘状,周围隆起,中心坏死形成溃疡。3.食管癌:中段最多见,下段次之,上段最少。进展期食管癌的肉眼类型:溃疡型、蕈伞型、髓质型、缩窄型。组织学类型:鳞状细胞癌、腺癌、小细胞癌。第八节泌尿系统疾病一、肾小球肾炎分型1.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①急性肾小球肾炎,毛细血管内。②肉眼:大红肾,蚤咬肾③镜下:内皮细胞增生为主,④电镜下:驼峰状或小丘状致密物质沉积⑤IgG和C3沉积。2.弥漫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新月体或环形体形成,细胞性新月体,纤维性新月体。免疫荧光:连续的线性荧光3.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系膜增生+基质增生4.弥漫性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和系膜增生,车轨状。5、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上皮细胞足突消失6、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晚期7、弥漫性膜性肾小球肾炎:虫蚀样,钉状突起,梳齿,大白肾8、临床病理联系:肾病综合征:“三高一低”,即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高脂血症。11 二、慢性肾盂肾炎病变本质:肾小管和肾间质的活动性炎症,有大的瘢痕凹陷第九节内分泌系统疾病一、甲状腺疾病1.缺碘----地方性甲状腺肿2.甲状腺肿瘤:(1)乳头状腺癌:甲状腺癌中---最常见,约占70%。女性好发。(2)滤泡状腺癌:50岁以上女性。(3)髓样癌:滤泡旁细胞(C细胞)二、胰腺疾病胰腺肿瘤:胰岛细胞瘤---胰尾。第十节乳腺及女性生殖系统疾病一、乳腺癌1.乳腺癌:乳腺导管上皮及腺泡上皮;外上象限2、浸润性导管癌:乳腺癌中---最常见,50%~80%。二、子宫颈癌1、子宫颈癌:鳞状上皮(1)早期子宫颈癌:不超过基底膜下3~5mm,(2)浸润癌:超过基底膜下5mm的部位2、扩散与转移:直接蔓延及经淋巴道转移。淋巴道---最重要、最常见,首先转移--子宫颈旁淋巴结三、葡萄胎、侵袭性葡萄胎及绒毛膜癌1.葡萄胎:水泡状胎块,良性滋养层细胞肿瘤。2.侵蚀性葡萄胎:子宫深肌层3.绒毛膜癌:两种异型性明显的滋养叶细胞组成,无血管和其他间质,无绒毛第十一节常见传染病及寄生虫病一、结核病1、结核性肉芽肿(1)渗出为主的病变。(2)周围:类上皮细胞、Langhans巨细胞、增生的成纤维细胞2.原发性肺结核的病变特点:第一次感染,儿童3.血道播散:原发性肺结核病的播散方式。①全身粟粒性结核病;②肺粟粒性结核病:肺动脉---至两肺。4.肺外结核病:1)肠结核:溃疡型---溃疡长径与肠纵轴垂直11 5.继发性肺结核的类型和病理变化:①浸润型肺结核:临床上最常见,属于活动性肺结核。②干酪性肺炎:抵抗力低,反应过强,明显全身中毒症状二、细菌性痢疾假膜性炎---还有白喉。三、伤寒单核吞噬细胞,回肠末段1、伤寒肉芽肿,伤寒小结2、溃疡期:溃疡长轴与肠纵轴平行呈椭圆形3、肠道外:伤寒小结,玫瑰疹。四、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飞沫经呼吸道传播2、累积:软脑膜,蛛网膜,脑顶部、脑底部-----积脓最多。五、流行性乙型脑炎1.病理变化:大脑皮质2、镜下:1)变质性改变:①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卫星灶,噬神经细胞现象②软化灶2)渗出性改变:血管淋巴套3)增生性改变:胶质结节六、血吸虫1.病因:虫卵2、病变部位:大肠壁和肝脏。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