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0.00 KB
  • 2021-05-31 发布

【物理】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恒定电流 学案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十一 恒定电流 知识方法例析 知识网络 考情分析 ‎1.主要题型:选择题、计算题 ‎2.命题特点 ‎(1)结合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利用程序法对电路的动态问题进行定性分析.‎ ‎3.思想方法 常用方法:程序法、等效法、分析推理法、守恒法.‎ 考点一 直流电路的分析 核心知识 直流电路的有关规律 ‎(1)欧姆定律I= ‎(2)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3)电阻定律R=ρ ‎(4)电功率:P=UI P=I2R= ‎(5)焦耳定律:Q=I2Rt ‎(6)串并联电路规律: 规律方法 ‎1.闭合电路动态变化的原因 ‎(1)当外电路的任何一个电阻增大(或减小)时,电路的总电阻一定增大(或减小).‎ ‎(2)若电键的通断使串联的用电器增多,总电阻增大;若电键的通断使并联的支路增多,总电阻减小.‎ ‎(3)热敏电阻或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化.‎ ‎2.闭合电路动态分析的方法 基本思路是“局部→整体→局部”‎ 流程图:‎ 典例分析 ‎【例1】 (多选)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所有电表均为理想电表,R1为定值电阻,R2为可变电阻,电源内阻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R2不变时,电表V1、A的读数之比等于R1‎ B.R2不变时,电表V2、A的读数之比等于R1‎ C.R2改变一定量时,电表V1、A读数的变化量之比的绝对值等于R1‎ D.R2改变一定量时,电表V2、A读数的变化量之比的绝对值等于R1‎ ‎【答案】 ACD 路欧姆定律,E=U1+U2,可得ΔU1+ΔU2=0,所以R2改变一定量时,电表V2、A读数的变化量之比的绝对值等于R1,选项D正确.‎ ‎【例2】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热敏电阻,在温度升高时,电阻会迅速减小,如图所示,将一热敏电阻接入电路中,接通开关后,经过一段时间会观察到(  )‎ A. 电流表示数不变 B. 电流表示数减小 C. 电压表示数增大 D. 电压表示数减小 ‎【答案】:D 误. / ++ ‎ ‎【例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当可变电阻的滑片P向b移动时,电压表V1的示数U1与电压表V2的示数U2的变化情况是( )‎ A.U1变大,U2变小 B.U1变大,U2变大 C.U1变小,U2变小 D.U1变小,U2变大 ‎【答案】:A ‎【解析】:可变电阻的滑片P向b移动时,其有效电阻增大,回路中总电阻增大,路端电压增大,回路中电流减小,所以电压表V1的示数U1变大,电压表V2的示数U2变小,故A正确,B、C、D错误.‎ ‎【例4】如图所示,电源有一定的内阻,A、B、C三个灯泡连成如图电路,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向下滑动时,三个灯泡的亮暗变化情况是( )‎ A.同时变亮 B.同时变暗 C.A、C两灯变暗,B灯变亮 D.A、C两灯变亮,B灯变暗 ‎【答案】:C 理可知,C中电流减小,故C灯变暗,故A、C变暗,B变亮,故C正确,A、B、D错误 规律总结 电路动态分析的一般步骤 ‎(1)明确局部电路变化时所引起的局部电路电阻的变化.‎ ‎(2)根据局部电路电阻的变化,确定电路的外电阻R外总如何变化.‎ ‎(3)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总=,确定电路的总电流如何变化.‎ ‎(4)由U内=I总r确定电源的内电压如何变化.‎ ‎(5)由U=E-U内确定路端电压如何变化.‎ ‎(6)确定支路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各支路的电流如何变化.‎ 含容电路的分析 ‎【例1】 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6 V,内阻r=1 Ω,电阻R1=2 Ω,R2=3 Ω,R3=7.5 Ω,电容器的电容C=4 μF.开关S原来断开,现在合上开关S到电路稳定,试问这一过程中通过电流表的电荷量是多少?‎ ‎【答案】 1.92×10-5C ‎=Q+Q′=1.92×10-5C.‎ ‎【例2】如图所示,将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弯成一上闭合的圆环,接入电路中,电路与圆环的O点固定,P为与圆环良好接触的滑动头.闭合开关S,在滑动头P缓慢地由m点经n点移到q点的过程中,电容器C所带的电荷量将(  )‎ A. 由小变大 B. 由大变小 C. 先变小后变大 D. 先变大后变小 ‎【答案】:C ‎【解析】:当触点P由m点经n点移到q点的过程中,电路总电阻先变大后变小,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知,电路中电流先变小后变大,R的电压先变小后变大,对于电容器,其电压等于R两端的电压,则由电量公式Q=CU,可知电容器的电量先变小后变大,故C正确.‎ ‎【例3】如图所示,平行金属板中带电质点P处于静止状态,不考虑电流表和电压表对电路的影响,当滑动变阻器R4的滑片向b端移动时,则(  )‎ A. 电压表读数减小 B. 电流表读数减小 C. 质点P将向上运动 D. R3上消耗的功率逐渐增大 ‎【答案】:A R3两端的电压减小,由公式P=可知,R3上消耗的功率减小,故D错误 含容电路的分析方法 ‎(1)稳态含容直流电路 电容器处于稳定状态时,相当于断路,此时的电路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①电容器所在支路无电流,与电容器直接串联的电阻相当于一根无电阻导线;‎ ‎②电容器上的电压就是与含有电容器的那条支路并联部分电路的电压。弄清电路结构是解决稳态含容直流电路问题的关键.‎ ‎(2)动态含容直流电路 若直流电路结构发生改变,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往往会产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在电路中产生短暂的充放电现象,使电容器的电荷量发生改变,试题通常要求求出这个电容器所带电荷的电荷量的改变量及充、放电电流的方向.对于这类问题,只要抓住初、末两稳定状态,如果变化前后极板所带电荷的电性相同,那么通过所连导线的电荷量等于初末状态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之差;如果变化前后极板带电的电性相反,那么通过所连导线的电荷量等于初末状态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之和。‎ 有关 问题的计算 ‎【例1】 (多选)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下滑动时,四个理想电表的示数都发生变化,电表的示数分别用I、U1、U2和U3表示,电表示数变化量的大小分别用ΔI、ΔU1、ΔU2和ΔU3表示.下列比值正确的是 (  )‎ A. 不变,不变 B. 变大,变大 C. 变大,不变 D. 变大,不变 ‎ ‎【答案】:ACD 变.故选项A、C、D正确,选项B错误. 4 ‎ ‎【例2】(多选)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R0定值电阻,电容器的电容为C.闭合开关S,增大可变电阻R的阻值,电压表示数的变化量的绝对值为△U,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的绝对值为△I,则(  )‎ A. 变化过程中△U和△I的比值保持不变 B. 电压表示数U和电流表示数I的比值不变 C. 电阻R0端电压减小,减少量为△U D. 电容器的带电荷量增加,增加量为C△U ‎【答案】:AD ‎【解析】: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U=E﹣I(R0+r),由数 知识得知, =R0+r,保持不变,故A正确.由图,=R,R增大,则电压表的示数U和电流表的示数I的比值变大,故B错误.闭合开关S,增大可变电阻R的阻值后,电路中电流减小,由欧姆定律分析得知,电阻R0两端的电压减小,R两端的电压增大,而它们的总电压即路端电压增大,所以电阻R0两端的电压减小量小于△U.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等于R两端的电压,可知电容器板间电压增大,带电量增大,增大量为C△U.故C错误,D正确 。X。X。 ‎ 电源输出功率的计算 ‎【例1】 已知电源内阻r=2 Ω,灯泡电阻RL=2 Ω,R2=2 Ω.滑动变阻器R1的最大阻值为3 Ω,如图所示,将滑片P置于最左端,闭合开关S1、S2,电源的输出功率为P0,则(  )‎ A.滑片P向右滑动,电源输出功率一直减小 B.滑片P向右滑动,电源输出功率一直增大 C.断开S2,电源输出功率达到最大值 D.滑片P置于最右端时,电源输出功率仍为P0‎ ‎【答案】 D 阻,应满足=r,则R外3=1 Ω,因此D正确.‎ ‎【例2】.(2017年保定质检)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两个灯泡均发光,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向下滑动时,则(  )‎ A.A灯变亮,B灯变暗 B.A灯和B灯都变亮 C.电源的输出功率减小 D.电源的工作效率降低 ‎【答案】:A ‎【解析】:当滑动触头向下滑动时,R总变大,得I总=减小,UA=E-I总R1-I总r知UA增大,故A灯变亮,I总=IA+IB+IR2,I总减小,而IA、IR2均增加,故IB减小,B灯变暗,A正确,B错误;P输=2R总=,当R总增加时,因R总与r大小关系未知,不能判断P输具体如何变化,故C错误;η=×100 =×100 ,当R总增加时,η增加,故D错误. ‎ ‎【例3】.(2017年佛山二模)如图所示,平行金属板中带电质点P原处于静止状态,不考虑电流表和电压表对电路的影响,当滑动变阻器R4的滑片向b端移动时(  )‎ A.电压表读数减小,电流表读数减小 B.电源效率变小 C.质点P将向上运动 D.R3上消耗的功率逐渐增大 ‎【答案】:B D错误,B正确.‎ 规律总结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中的功率的最值问题 ‎(1)定值电阻的功率:P定=I2R.‎ R为定值电阻,P定只与电流有关系,当R外最大时,I最小P定最小,当R外最小时,I最大P定最大.‎ ‎(2)电源的输出功率:P==.‎ 当R外=r时,P出功率最大.‎ (3)变化电阻的功率的最大值,利用等效思想,把除变化电阻之外的其他的定值电阻等效成电源的内阻r′,则变化电阻的功率即为等效以后的电源的输出功率,即当R变=r′时,P变有最大值.‎ 非纯电阻电路 ‎【例1】 如图所示,电源内阻不可忽略,电路中接有一小灯泡和一电动机.小灯泡L上标有“6 V 12 W”字样,电动机的线圈电阻RM=0.50 Ω.若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源的输出电压为12 V,此时(  )‎ A.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为24 W B.电动机的热功率为12 W C.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12 W D.电动机的输入功率为12 W ‎【答案】 D 的输出功率P出=P-PQ=12 W-2 W=10 W,故C错误,D正确.‎ ‎【例2】.(2017·浙江模拟)如图所示是利用电动机提升重物的示意图,其中D是直流电动机.P是一个质量为m的重物,它用细绳拴在电动机的轴上.闭合开关S,重物P以速度v匀速上升,这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是I=5.0 A和U=110 V,重物P上升的速度v=0.70 m/s.已知该装置机械部分的机械效率为70 ,重物的质量m=45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为550 W ‎ B.细绳对重物做功的机械功率为325 W C.电动机输出的电功率为400 W ‎ D.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5 Ω ‎【答案】 A ‎【解析】 A项,根据电功率关系式有:P电=UI=5×110 W=550 W,故电动机消耗的功率为550 W,故A项正确;‎ B项,以物体为研究对象,由于物体匀速上升,有:‎ F-mg=0 ①‎ P=F·v ② | | ‎ 联立①②,代入数据,得P=315 W;故细绳对重物做功的机械功率为315 W,故B项错误;‎ C项,电动机输出的功率P机===450 W,故C项错误;‎ D项,根据功能关系有:‎ P电=P′机+P热 ③‎ P热=I2R ④‎ 联立③④,代入数据得:R=4 Ω,故D项错误. 3 ‎ ‎【例3】.如图所示,有一内电阻为4.4 Ω的电解槽和一盏标有“110 V,60 W”的灯泡串联后接在电压为220 V的直流电路两端,灯泡正常发光,则(  )‎ A.电解槽消耗的电功率为120 W B.电解槽的发热功率为60 W C.电解槽消耗的电功率为60 W D.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60 W ‎【答案】 C 个电路消耗的总功率P总=U总I=220× W=120 W,D项错误.‎ 规律总结 电路中的电功、电热、电功率和热功率 ‎(1)纯电阻电路:‎ ‎①Q=W=UIt=I2Rt ‎②P=UI=I2R ‎(2)非纯电阻电路 ‎①W>Q(W=Q+E其他)‎ ‎②P电>P热 (P电=P热+P其他)‎ 电路故障分析 ‎【例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由于电阻元件发生短路或断路故障,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都增大,则可能出现了下列哪种故障(  )‎ A. R1短路 B. R2短路 C. R3短路 D. R1断路 ‎【答案】:A 题意,故D错误 ‎【例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灯L1、L2都能发光.后来由于某种故障使灯L2突然变亮(未烧坏),电压表的读数增大,由此可推断,这故障可能是(  )‎ A. 电阻R2断路 B. 电阻R2短路 C. 灯L1两接线柱间短路 D. 电阻R1断路 ‎【答案】:A ‎【解析】:无论电阻R2短路还是灯L1两接线柱间短路,都使外电路电阻变小,路端电压减小,电压表的读数减小,故B、C错误;电阻R1断路或电阻R2断路都使外电路电阻变大,路端电压变大,但只有电阻R2断路时,才能使得灯L2分压变大,亮度变亮,故D错误,A正确 ‎【例3】如图所示,电流表示数I=0.75 A,电压表示数为U=2 V,某一电阻烧断后,电流表读数变为I′=0.8 A,电压表示数为U′=3.2 V,已知R3=4 Ω,不计电压表和电流表对电路的影响.问:‎ ‎(1)发生故障的电阻是哪个?写出判断依据,它的阻值为多少?‎ ‎(2)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分别为多少?‎ ‎【答案】:(1)R1 8 Ω (2)4 V 1 Ω ‎(2)R1烧断前,外电阻为 R外=Ω=3 Ω 总电流为I0=I+=(0.75+)A=1(A)‎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 E=I0(R外+r),‎ 即 E=1×(3+r)‎ 当R1烧断后,E=I′(R2+r)‎ 即 E=0.8×(4+r)‎ 联立解得:r=1 Ω,E=4 V。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