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论文三篇 17页

  • 27.61 KB
  • 2021-10-15 发布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三篇

  • 1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三篇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三篇 ‎【篇一】‎ ‎[内容摘要]: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在全省的深入推进,笔者结合语文教学实践对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与反思,并指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与策略。其中包括对传统方法的忽视和对新课改理念的误解,并指出了正确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改的环境下,我们应该发扬一些好的传统方法,也应该避免在新方法的实施中出现片面化的理解,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关键词]: 新课改、问题、文本探究 、自体和主导、机灌、赏识教育、讨论 高中新课改实施到现在已经几年了,在这几年中,作为一线的课改教师的我,在校内听了不少节公开课。示范者中有资深的高级教师,有年富力强的教学骨干,还有初出茅庐的教学新秀。从这些听课中,我发现新课改确实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如:教师比以往更加好学了,师生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了,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得到越来越多的普及和推广。然而,在细心观察和静心思考之后,我内心深处也有一种越来越强烈的感觉,就是在我们高中语文教学第一线的不少教师对于新课程的精髓还没有真正理解,课堂上出现的一些问题颇令人费解,值得商榷。‎ 问题一:学习目标设计的不科学 很多老师喜欢上课前就出示教学目标,他们认为这样可以让学生明白本节课该干什么。这中做法无可厚非。但我认为教学目标应该改为学习目标,才能更体现新课程理念。因为这几个字透露的是和谐、民主、平等的气氛,老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平等中的首席。其次,在学习目标的设计易犯下面错误:如:《鸿门宴》一课的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字词 ‎2. 会分析人物形象 ‎3. 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该学习目标最大的毛病在于没真正兼顾三个维度,现在课堂教学目标应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结合。只有把它表述出通过什么手段或方法,理解什么,知道什么,提高什么。如第二点可表述为:通过朗读把握人物形象。两者相比,不难发现,改过的更符合新课程理念。‎ 问题二、忽视对文本的探究 我校某语文教师在教《采薇》时采用了这样的 教学导入语,你觉得好吗?‎ 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籍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诗经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书本,自由朗读《采薇》这首诗。‎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之一就是探究教学,试想一下,该文学生没有读就知道是写乡愁的了,又怎么进行探究。所以,有些老师简单认为新课改就是有情景导入就行了,殊不知就犯错了。‎ 又如下面一位老师教学《雨巷》的思路,你觉得怎样?‎ 一、 导入、‎ 二、介绍作者 三、写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1927年夏,时值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之后,诗人隐居江苏松江,感受到了“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雨巷》这首诗便反映了这种郁结在诗人心头的大革命失败后的彷徨苦闷的时代情绪。‎ 四、讲解全诗。‎ 五、布置作业。‎ 这种忽视文本的毛病在我校语文学科中比较普遍。实际上教师用写作背景的介绍代替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日常教学中,学生凭借老师提供的作者与写作背景读懂(实际是不读而”懂”)了文本;‎ 日常生活中,考试题目中,却基本没有提供”知人论世”的条件,学生又怎么能读懂文本呢?这时,我们有什么理由责备学生理解力太差?学生最需要的就是在不知人、不论世的情况下基本读懂文本。‎ 正确的做法是学生读了课文后,教师问学生这首诗表达出一种什么情感,学生自然会回答说忧伤的情感。这时老师再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作者这么忧伤呢?即由学生读出感情,探究出背景。‎ 问题三、用机灌代替人灌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在提高课堂容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教学内容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现在有很多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失去了亲自动手的机会。‎ 有一次我在学校听了一堂语文公开课。上课的老师一堂课下来只是在电脑前点鼠标,课件设计得异常丰富多彩,时而出现卡通小天使飞呀飞,接着拖出“思考题”;时而出现背景音乐……这样的课的确让学生眼花缭乱,但真正进入大脑的知识有多少?学生的能力提高有多少?更严重的是,如果学生长期处于各种图画的诱惑下,他们习惯了感官刺激,就懒得思考或变得不会思考。同时,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也很费时间和精力,这对老师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在这里,我想推荐一下我们学校肖建明老师上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节课。肖老师从学生预习后对梁先生的印象入手,让学生做旁注,直接谈自己阅读后的感受,联系自己的生活谈。教学中肖老师只画龙点睛地投影了一幅梁先生演讲 时肖像照片,目的是让学生从外型到内心去感知梁先生至性至情的个性,毫无画蛇添足之笔。一节课下来,层次清晰,气氛热烈,丝毫不让人觉得单调。由此,我们应该认识到多媒体的运用只能是我们教学的辅助手段。不能是喧宾夺主,只能是画龙点睛;不能是光电声响的视听盛宴,只能是课堂时空中的一轮明月,或几颗星星。‎ 问题四. 重视学生的“主体”,忽视教师的“主导”‎ 笔者也曾听过一节活动课“成语误用的利弊”,教师采用辩论的形式,首先把辩题交给学生,学生自由组成两组,辩论过程中教师站在—边。时不时地说“好,不错,继续”,不做任何总结、引导,任由学生发挥。教师这样做似乎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勤于思考,让学生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和看法,但结果往往导致“放羊式”课堂。 ‎ 其实,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它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针对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学习,在探索自主性学习的过程中,必须首先执行科学的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然后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所谓自主性学习不是无师自通,毕竟学生很难把握自己该如何学习以及学到何种程度才符合要求。所以,自主性学习没有教师的指导是无法完成的。‎ 问题五:重视“赏识教育”,忽视“批评教育”‎ 现在的课堂教学中重点以“赏识”为主,充分尊重学生,呵护学生,让学生在被鼓励和表扬中充满自信、开阔思维、发展潜能以达到不断提升水平和能力的目的。但现在很多教师都没有很好地理解新课标的评价内涵,简单地认为上课不能批评学生,只能表扬。现在我们去听公开课,满耳都是教师对学生廉价的表扬和鼓励:“你真棒”、“你真聪明”、“回答得真好”、“你回答得最好”,即使学生可能只回答了一个非常基础并且完全应该掌握的问题。这些泛滥的表扬真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吗?我认为恰恰相反,不但不能起到正面作用,还会误导学生,时间久了会使学生觉得你的表扬一文不值。我们每个教师都应该明白表扬激励和批评惩罚都是教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表扬固然是每个学生所期望的,但诚挚的实事求是又恰如其分的批评会促使学生及时地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加以修正,这比廉价的表扬更有利于学生进步。“赏识”与“批评”应该在教育中并存,没有了“赏识”,教育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没有了“批评”,教育就变得虚伪。只有合理真实地评价学生,学生才能积极健康地成长。‎ 问题六:流于形式的讨论 我们学校的一些语文教师将讨论仅仅当作 “体现课标精神”的标签,不管需要不需要,应该不应该,合适不合适,一概用上,不仅在教学的难点、重点处要探究,而且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也提出来让学生交流,结果导致课堂教学表面上是全员参与,实际上则是一盘散沙。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如果问题提得过易过多,容易滋长学生随心所欲、混水摸鱼的学习倾向。‎ 例如:有次,我在在听课时发现:教师刚提出问题后学生还没有认真阅读,独立思考,就急着分组讨论。学生分组围成了一团,凑在一块,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学生的讨论声响成一片,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几分钟后,教师一声令下:“停止讨论!”于是学生的讨论声戛然而止。只要稍加注意不难发现,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上“活而无序”。有的小组两三个人同时抢着发言,你从东边说,我从西边扯,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始终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只是心不在焉地坐着;有的小组互相推辞,谁也不发言;有的小组借此机会闲聊,说笑或者干别的事。我曾数次发现:有些同学表面上争的面红耳赤,其实在说:这个问题一会儿你答。不行,你答,我不行。‎ 其实,讨论应该用在最适合探究的地方,也就是最有价值的地方,切不可流于形式。那么,这个“最有价值的地方”存在何处?笔者认为 ‎“它存在与学生回答问题不完整、不科学之处,存在于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问题时,存在于学生对课堂内发生某一事件产生疑惑或露出兴奋的表情时等等。这些地方最容易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是真正体现科学探究的价值的地方。”真正的讨论应该是源于学生预习时的自然“生疑”,这些问题是学生自主学习时的障碍,课堂教学应该围绕这些问题的解决来设计教学步骤,通过师生的相互探讨,领悟能力强的同学交流解答,“探疑”的过程就会显得具体而实在,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释疑”也就水到渠成。这样的师生讨论也好,讨论中的教师点评也罢,正是我们新课改所需要的。‎ 当然,讨论要注意下面两点:一要有针对性,一方面,应针对重点,别引导学生在一些细枝末节上周旋;另一方面,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问题的难度和梯度,尽量接近学生的“思维区”,即“跳一跳,够的着”的问题,否则,过难、过易的问题,都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创新欲望。‎ 二、要有明确的分工。没有分工就谈不上合作,但在我们的课堂上,往往并没有一个很明确的分工,学生做的工作只是一个意见交流,最后找一个同学来汇报即可。而且,往往是小组中比较积极的学生会经常被推举来做汇报。这样,很多学生根本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只有有明确的分工,学生才可能被全面涉及,学生才不会像上面那样为谁回答争的面红耳赤。‎ 客观而论,新课改的确给我们高中每一位教师都带来了新的机会和挑战,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风采的平台。虽然在实施过程中大家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们要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有预防问题的能力。因而在设计课堂教学方式时,就应该以学生为本,既要选择那些具有典型性、科学性、教育性和针对性的教学材料,又要采用最能使学生把握教学内容和提高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千万不能舍本逐末,流于形式。,我想,在新课改的进程中,我们只要实事求是,注重形式而又不囿于形式,那我们的教育教学效果就会稳步提高,学生也会随着课改的东风越飞越高。‎ 参考文献:‎ ‎1.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朱云峰<<新课改切莫走入误区>‎ ‎2.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刘永康<<新课改中的误区与对策>>‎ ‎【篇二】‎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过渡期,有效的阅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向着基于自身认知水平的更深、更高的层次发展。新课程改革提倡深度阅读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感受到文本的内在价值和深层含义,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对此,探索初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十分必要。‎ 关键词:初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 引言 阅读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的意义不仅在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字,还在于丰富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感受到世界的丰富多彩。然而,当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却存在较多问题。一方面,教师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一味地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答题技巧;另一方面,受教育信息化的影响,各种视听材料进入了学生的语文学习空间,使学生的阅读愈加浮于表面。从这些现实情况来看,为了改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在教学中实施深度的阅读教学方法迫在眉睫。‎ 一、聚焦写作,发展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这句话很好地说明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递进关系,同时也可以解释为阅读的一种意义就是写作。因此,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改变过去学生只能简单地复制、机械地记忆的浅层阅读方式,并通过写作的方式,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让学生能够将阅读的重心放在文本的逻辑性体验和感性体验上,从而达到规范学生表达形式,深化学生对文本理解的深度阅读教学目的[1]。例如,在学习《背影》这篇课文时,我首先问学生:“老师每次读这篇课文都会被感动,想到自己的父亲,但是神奇的是这篇课文并没有使用什么‘高大上’的描述方式,那么到底是什么感动了我们呢?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学生回答:“主要讲了父亲决心送‘我’去车站,父亲帮‘我’讲价钱,父亲给‘我’买橘子的情景。”笔者接着再问:“你在阅读文章时将重点放在了哪里?”学生回答:“重点放在了父亲买橘子这件事上。”我问:“为什么?”学生回答:“父亲买橘子的背影可以让人感受到深深的父爱。”我问:“为什么买橘子这样一件小事就可以带给人这么大的感触呢?”学生经过一番探讨后,发现这个情景之所以让人感动是因为作者细节描写得好,通过一个个的动作来描写对父亲买橘子这个画面进行了拆分处理,使人在读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在脑中生成画面,继而产生深深的感触。最后,我再对学生说:“今天我们通过这篇课文学习了特写的写作方式,下面我给大家布置一个小任务,大家回忆自己印象深刻的一个画面,并展开写作,在下节课上一起进行分享,看看能不能带给他人同样的感动!”如此,就将阅读与写作有效地融合在了一起,让学生沿着课文的写作方式尝试构建自己的语言,便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原文的认同感,让学生的情感在写作实践中得到强化和升华,从而达到深度阅读的目的。‎ 二、设置争议,激发学生主动表达的动力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习惯使用对文章进行拆解、分析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授课方式是单向的,学生很难真正地参与进去,学生表达出来的是教师和课本答案上的理念,而非学生自身应当具备的想法。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教师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也使教师形成了照本宣科的教学习惯。对此,我们应积极做出改变,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观点,并鼓励学生展开个性化的阅读,以促使学生产生批判性的思维。我们可以使用对文本内容设置疑问的方式,引起学生对文本的争议,激发学生主动表达的欲望,从而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在讨论中促进深度阅读。比如,在学习《鱼我所欲也》这篇课文时,在学生熟读了文章后,笔者开始问学生:“文章说得很有道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求生舍义或者求义舍生?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看待生与义之间的关系?你们可以先相互讨论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出实际的案例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学生在经过一番讨论后,有的说:“生和义哪样更重要应该从具体的情况来看,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解放军战士将人民群众的生命放在自己的生命之上,所以他们选择了舍生取义。”笔者回答:“没错,这是一种非常高尚的表现,那么还可以怎么看待生与义呢?”有学生经过思考后说:“在面对小偷或者歹徒时,抓住他们虽然是对社会非常好的一件事情,但是首先应该关注的是自己的生命安全,因为这种义不应当是建立在我们的生命之上的,所以可以选择舍义取生。”笔者回答:“是啊,义有大义、小义之分,我们应客观地对待它们与生命之间的联系,还有什么观点?”……在学生一一表达了自己的案例认识后,笔者对学生说:“同学们都说得非常好,我们必须全面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文章中有一句话表达了对呼尔之食的看法,用我们现在的观点来看,你们认为可以接受吗?”经过一番讨论,学生对前面的观点进行了整理,提出“接受他人的食物其实本身并没有错,接受之后就可以延续自己的生命,继而有时间、有机会去做更多的事情,用一点小义去成全大义,是在合理地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如此一来,通过可以使学生产生疑问的关键点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辨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全面地分析文章,实现深度阅读。‎ 三、联动文本,深化学生对艺术风格的理解 我们阅读的每篇文章实际上都是作者的心态、性格的发展过程,是作者对世界的个性化理解,也因此会形成属于作者的独特艺术风格。不同的人生经历会造就出不同的性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可以掌握这些作者独特的个性,就能更准确地把握文本的深层内涵。而由于作者的情感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其他作者也很有可能会出现类似的情感,因此,在实际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联动文本的方式,让学生从其他的文本上获得经验,从而深化学生对所要学习的文本的理解[2]。例如,在学习《谈生命》这一篇课文时,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针对作者冰心的其他文章,如《繁星•春水》《往事》等,让学生通过阅读同一作者的不同文章,来了解作者精巧的语言表达和委婉的情感,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作者的内心,获得更加深刻的感悟;再如,在学习《武陵春》这首诗的过程中,我对学生说:“我们可以从这首诗的哪一部分读出作者的愁情愁绪?”学生思考后回答:“从‘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一句中的‘泪’字,可以使人在脑海中不自觉地生成情景。”我接着说:“没错,一个‘泪’字,说尽了作者的千言万语,那像这样的愁泪谁还在别的作品中见到过?”有的学生想起了苏轼的“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有的想起了“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然后,我再带领学生针对原文中各个关键词展开了联想,让学生尝试着通过对比来探索作者的忧思。这样一来,通过文本联动的方式让学生展开阅读,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从作品的风格上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感悟。‎ 结语 本文针对初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展开了一番叙述。深度阅读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文本内涵的重要方式,需要得到初中语文教师的足够重视。初中语文教师要认真贯彻新课程改革教育思想,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恰当地使用深度阅读的策略,丰富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深度阅读的过程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发挥出阅读教学的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关秀姝.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深度阅读[J].语文教学之友,2016(02):13-14.‎ ‎[2]朱巧彬.初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3):241.‎ ‎【篇三】‎ 摘要:让学生带着研究的态度去学习初中语文这门课程,首先需要调动起来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知识强烈的探究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语文学科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角度提出更多的探索性的研究课题。让语文作为人们日常交流的语言文字工具学科,不断地发挥其更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更多地接触现实的实际生活,促进学生的思考,也促进学生三观的塑造和成熟。‎ 关键词: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语文教学 一、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价值,让学生有研究性学习的动力 组织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活动,教师要切实把握学生作为中心这样一个基本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发挥主导的作用,而在学科学习中,一定的训练成为一种学科教学的主线。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更多体现在对于课堂教学设计和组织开展等方面,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也更多地体现在对于学生主体意识激发和主体学习能力培养方面。所以,学生如何才能变成学习的主人,如何才能有研究的兴趣和欲望,除了与学生自身早先建立起来的对于学科的兴趣以外,更多还需要教师将自己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善于激励,善于引导,善于给学生营造出一种研究性学习的氛围。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主体价值的尊重,更多体现在对于学生思想观点的尊重方面。初中阶段的学生独立自我意识逐渐增强,所以,对很多人事物,他们逐渐有自己的想法。如果教师简单的说教恐怕难以走入他们的心里。所以,在遇到一些容易引起大家分歧的教学内容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可以组织辩论演讲等活动,让学生充分地引经据典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这样的一些活动训练能够让学生主观上感受到被教师的尊重感,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做出充分的努力,从而让自己有一个优秀的表现。并且在这样的训练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都可以在思想观点方面互相的启发,在知识方面互相的充实,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来说是极有好处的。‎ 二、通过合作交流等方式,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行为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通过一系列的教学训练,将教学的内容串联起来,并且通过一系列的训练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好地发挥他们内在的主体作用。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并且能够比较方便高效地进行研究探索式的学习,教师要在探索学习的时间上给予保证,在资料资源方面给予充分的支持,并且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地去寻找并且分享更多的资源,将学习方法无私地分享出来,提高学生的总体水平。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给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供各种便利,同时也要鼓励学生通过尊重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从而营造出你争我赶的积极的学习氛围状态,让大家的能力水平在这种相互追赶之中都能获得有效的提升。‎ 三、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促进学生的研究性学习 课堂提问是师生之间围绕着学科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互动交流的基本方式,通过课堂提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并且通过适当的提问,勾起学生探究的欲望,促进他们研究性学习行为的出现和保持。所以为了更加有效地发挥课堂提问的作用,教师在准备课程的时候,通过一系列的教学设计在各个环节准备一些富有探索性的问题,这些问题要为课堂教学设计的总体服务。要能够进一步地促进学生对于客观事物的了解的欲望。学生在这些问题的启发和带动之下,主体作用进一步地发挥。所以除了精心的设计以外,教师在课堂之上也要将这些问题以适当的方式呈现出来,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根据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兴趣偏好的情况提出适当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问题的作用,也能够让这些问题去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带动学生的主体探索行为。初中语文的学科教学需要教师转变理念,需要教师带着一种平等尊重的视角看待学生的学习过程,看待学生的学习意识,要从人本主义思想出发。初中学生积极发展的愿望,相信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潜能的释放,让学生能够在语文的学习中,获得更多的自我价值感的提升,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总而言之,我们提出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理念,主要在于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要让学生以学习主人的状态专心投入到语文学习的研究探索中,去通过专注的探索和研究,他们对于很多关心的问题容易产生更多新的认识,尤其在一些涉及价值观方面问题的理解和探索中,学生了解的资料越多,他们对问题看得越全面,使得学生的人格品质更加健全,在思想认识方面也更加客观,不会走向偏激,因此,研究性学习需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并且积极地实践。‎ 参考文献:‎ ‎[1]袁贤奉.摘记、提要在初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7.‎ ‎[2]吴瑾.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成性研究[J].成才之路,20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