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01 KB
  • 2022-09-28 发布

武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武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中小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武术教育对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具有积极作用。为充分发挥武术的教育和健身作用,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同创编了《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决定自2010年9月1日起在全国普通中小学校(含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中推广实施。这标志着武术迈开了进入全国中小学的新步伐。  第一套武术健身操弘扬民族精神促进身心健康--武术进入中小学,武术进入中小学的深远意义何在?为何要以健身操的形式进入学校?这套操有什么特点和锻炼效果?又如何在中小学中推广实施?带着一系列问题,记者采访了国家武术研究院院长高小军及有关人士。  高小军介绍说,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健身方法,是传承民族文化、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这些作用,是一般体育运动无法替代的。基于这一点,早在1915年时,一批武术界和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就提出要将中国旧有的武技推入新兴的近代学堂、学校。然而,时至今日,学校武术教育状况不容乐观。据国家武术研究院2005年组织8个调研组在全国每个省省级、市级、县级各3所中学、3所小学进行的抽样调查发现,在70.3%的学校中,体育课程内没有开设武术课或列入武术内容;一些在体育课中列有武术内容的学校,还出现了削减武术以增加跆拳道等域外武技项目的情况。显然,武术的文化教育作用被忽略了。  与此同时,我们看到了国家的重视。2004年4月3日,中宣部、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施纲要》中明确规定:“体育课应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等内容。”2009年2月,主席参观毛里求斯中国文化中心时说:“学习武术,一可以健身,二可以了解中国文化,三可以增进中毛两国人民的友谊。”都明确指出了武术既有健身价值,又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载体。作为国家武术研究院,有责任为武术进入中小学进行研究,作出努力,做出贡献。  为什么以健身操的形式,率先迈开武术进入中小学校的步伐?高小军说,做广播操是我国中小学校学生天天坚持、全体参与的体育锻炼形式,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牢固树立学校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时间的有效措施。依托广大学生熟悉并认同的这一课间活动方式,学生易接受,学校好安排。高小军说,可谓“英雄所见略同”,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杨贵仁司长也是这么考虑的。不谋而合,于是两家联手,组成了由教育部牵头的创编委员会,并明确了由武术研究院具体负责动作创编和科学实验。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支持下,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于2010年2月启动了筹备工作。  第一套武术健身操筹备组对重庆、北京、上海、河南等地现有的校园武术操进行考察,并查阅了文献中的有关资料。同时,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抽调了一批武术专家、广播操专家和工作在中小学体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讨论了武术健身操的创编原则和体例,展开了创编工作。\n  武术健身操的创编,经过了创编、评审、修改;实验、改进;终审定稿三个阶段。  在创编过程中,参编人员首先统一认识,明确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是以中国武术为主要内容,以广播操为基本表现形式,以传承武术和中国传统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指导思想,达到丰富中小学生大课间操内容、增强我国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健康为目的的体育锻炼形式。  依照这一目的,创编出的这套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共包括适宜小学生选练的《旭日东升》、《雏鹰展翅》,适宜中学生选练的《英雄少年》、《功夫青春》四套武术健身操。这四套操与广播体操相比,有三个突出的特点。  其一,动作不同于以横平竖直为主的徒手体操动作。武术健身操的动作是选自武术运动的形态多样、妙趣横生、含有攻防作用的动作。  其二,练习方法不同于徒手体操只有个人单练。武术健身操中还有通过喂招、拆招的形式进行配对交手的对练方法。  其三,武术健身操不仅具有与徒手体操共有的健身价值,还有习练自卫技能、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价值。  在动作创编过程中,还配合进行了科学实验与调查研究。为了使这套新创编的武术健身操适应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也为了在中小学校普及、推广此套操提供科学依据,科研实验组和动作创编组,从生理学和社会学两个方面进行了实验和调查研究。  在生理学研究方面,以北京景山学校、上海市七宝实验小学、河南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市八一中学参加武术健身操锻炼的学生作为受试对象。通过测试中小学生练习武术健身操过程中的心率、血压、主观体力感觉程度等生理学和心理学指标,得出武术健身操的运动负荷大小及其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受试学生在完成武术健身操的过程中,心率、主观体力感受程度、血压等变化规律及趋势基本一致,由第一节开始逐渐升高,变化较平缓,到第八节跳跃运动(稍微剧烈)时达到最高值,运动结束后逐渐恢复,至运动结束后5分钟基本恢复到安静状态。还发现《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的负荷大小基本都属于中小运动负荷的有氧运动,运动负荷适中,符合中小学生的课间健身锻炼需求。  在社会学研究方面,以武术健身操在北京、上海、河南和河北四个地区的8所实验学校的学生、教师为调查对象,采取问卷方式,就武术健身操相关问题,对实验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说明,大部分教师和学生认为,有必要在中小学校开展武术健身操。这套系列武术健身操的动作编排和衔接是新颖的、流畅的,既保持了武术技术风格,又符合中小学生身心变化规律。各套操的时长符合中小学校课间操的时间要求,运动负荷适中。音乐节奏适中,音乐旋律优美好听。同时认为,武术健身操在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培养礼仪、增强武术认识和激发学习武术热情等方面都具有积极作用。\n  据了解,在创编过程中曾对动作结构和音乐创作进行过3次评审。第一次是3月16日,接受编委会全体成员的内部评审;第二次是3月28日,接受国家武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的评审;第三次是6月14日,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和国家武术研究院联合主持召开的《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综合评审会。每评审一次,都会得到专家们进一步的肯定。第三次由教育部体卫艺司、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体育司、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部分领导和体育教学、武术研究、音乐创作方面的有关专家参加的审定会议,对《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从技术、音乐、艺术表现力、健身和社会推广价值等方面进行了审定和评议。会议一致认为,《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由政府组织创编的第一套民族形式的健身操,较好地反映了武术的文化内涵和技术特征,有较强的健身性和科学性,动作结构合理,形式新颖,易学好记,音乐和健身操能够较好融合,有较强的民族性和艺术表现力。《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能够满足不同地区中小学生的健身需求,可以作为贯彻、落实中央七号文件、全面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和落实中宣部、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的有效载体,面向全国中小学校进行推广。  武术进入中小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完成《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的创编、实验、出版,还只是武术进入学校的第一步。高小军表示,武术进校园不能是“昙花一现”,必须长期坚持下去。  高小军强调:“我们将配合教育部,统一步伐,首先做好师资培养工作。发挥国家武术研究院与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三块牌子一套班子的优势,综合发挥我院推广培训部、青少年活动部、研究发展部的职能作用,作好师资培训和推广工作。”  著名武术教练、国家武术研究院特聘专家吴彬一直致力于武术训练和教育,他更是直接参与了创编《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的相关工作。他认为,武术健身操不仅仅是健身形式的体现,更蕴含了重要的文化内涵,比如礼仪,大德大智,这是不能忽视的。“我们在日本和韩国参观访问,看到人家学校里推广柔道、跆拳道,感触很深。武术是极富中国特色的国术、国粹,应该从娃娃抓起,早该全面进入中小学了。”  谈到对《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的感觉,吴彬用“内容不错,切合实际”加以概括。他说,如果以后再为中小学创编武术套路的话,一定要简单,要体现趣味性和攻防技术。另外,他强调,为了真正落实武术健身操在中小学的推广实施,有关部门应该想方设法加紧培养师资力量。否则,武术进校园势必会出现“雷声大,雨点小”的尴尬局面。  北京市梅花桩拳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原高级教练韩建中表示,武术在中小学推广,确实为素质教育平添了鲜活的内容,因为习练武术能陶冶情操、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怀,教会孩子们如何做人。另外,武术在强身健体方面的功效是十分显著的,而且它还具有较强的防身性,非常适合青少年习练。\n  韩建中认为,武术将来如果能够进入奥运会肯定是件大好事,它将是我们国力强盛的显示;而武术现在进入了中小学,应该是一件更重要、更值得欣喜的事情,因为这将有利于全民族身体素质的提高。(王霞光)(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