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00 KB
- 2022-11-2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司法考试国际法全科复习指导——国际法上的空间划分第四章国际法上的空间划分第一节领土 一、领土和领土主权 1、领土构成:由领陆、领水、领空和底土组成 2、领土主权:所有权、领有权、排他的领土管辖权 3、领土主权的限制:共管、租借、国际地役、势力范围 4、河流制度:内河完全管辖、界河协议共同管辖、多国河流非沿岸国未经许可不得航行、国际运河一般对所有国家开放 二、领土的取得方式 1、传统方式:先占、时效、添附、征服、割让 2、现代方式:殖民地独立方式、公民投票表决方式 三、边界和边境制度 1、条约划定边界步骤:定条约、立边界、制文件 山脉为界依分水岭;可航行河流为界依主航道中心线;不可航行河流依河流中心线\n 2、边境制度 A.界标的维护:共同责任、通知、修复、重建 B.边境土地的使用:不损害对方利益 C.界水利用:平等航行权、不损害邻国利益 D.边民的往来:通过有关法规及双方协约规定“特殊的方便” E.边境事件的处理:协议或通过更高级别的外交机关进行交涉和处理。 四、两极地区的法律地位 1、南极地区 A.只用于和平目的 B.自由和科学合作 C.冻结对南极的领土要求 D.维持南极地区水域的公海制度 E.保护南极环境与资源 F.建立南极协商会议\n 2、北极地区:北冰洋适用海洋法规定的原则和制度,大部分为公海第二节海洋法 海洋分为内海、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国际航行海峡、群岛水域、公海、国际生活经验底区域等。 一、内海有关制度 1、领海基线:两种算法 A.正常基线:低潮线为作基线 B.直线基线:最外缘若干适当基点用直线连接而成 2、内海:有完成支配管辖权,非经沿海国同意不得进入 3、港口制度: A.进出港口:提前一周申请、24小时前报告 B.航行停泊 C.根据国家领土主权原则对位于其港口的外籍船舶具有管辖权 二、领海及毗连区 1、领海及领海制度\n A.宽度不大于12海里 B.外国船舶在领海中有无害通过权 C.对领海中航行的外国船舶有管辖权 2、毗连区有关制度 A.毗连区宽度从海基线量起不超过24海里 B.不是国家领土,不享有主权 C.防止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反其海关、财政、移民或卫生法制或规章 D.惩处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反上述法规的行为 E.我国采取直线基线法,12海里领海宽度,12海里毗连区宽度 F.外国军用船舶通过中国领海需要经中国政府批准 三、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 1、专发经济区及其法律制度 ①从领海基线量起不得超过200海里 ②不是领海也不是公海 ③法律制度:\n A.沿海国拥有以勘开发、养护和管理海床、底土、及水域自然资源为目的的主权权利,和从事经济性的开发和勘探权利 B.对建造和使用的人工岛屿、设施有管辖权 C.他国有航行、飞越、铺设权 D.可制度与公约规定一致的专属经济区法规 2、大陆架及其法律制度 如果从领海基线量起到大陆边外缘距离不足200海里,则扩展至200海里;超过200海里,则不得超出从领海基线量起350海里。 A.以开发目的行使主权权利 B.沿海国的权利不取决于有效或象征性占领或任何明文公告 C.拥有人工设施管辖权 D.对大陆架的权利不影响其上覆水域或水域上空的法制地位 E.架设管道并不损害他国利益 F.缴纳费用,发展中国家在某些条件下可免缴 四、群岛水域和国际海峡\n 1、群岛水域制度:群岛国对其群岛水域包括其上空和底土拥有主权 2、国际航行海峡的通行制度:过境通行制度、公海自由航行制度、无害通过制度、特别协定制度 五、公海与国际海底区域 1、公海制度 A.航行制度:任何国家的船舶都可自由航行 B.捕鱼制度:遵守本国根据有关条约和协议,承担义务 C.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制度 D.建造人工岛屿与科学研究 2、公海上管辖权 A.船旗国管辖 B.普遍管辖:海盗、非法广播、贩运奴隶和毒品第三节国际航空法 一、领空及界限问题 1、水平界限:领土边界线向上立体延伸构成水平界限\n 2、垂直界限:领空自地球表面向上扩展的外缘 二、国际航空法体系 1、《芝加哥公约》主要原则和制度 A.领空主权原则 B.航空器国籍制度 C.定期航班飞行须经领空国许可 2、国际民航损害赔偿责任:推定过失原则 3、国际民航安全制度:危害民航安全罪行是一种可引渡的罪行,但各国没有强制引渡义务第四节外层空间法 一、外层空间活动的原则和主要法律制度 1、原则:共同利益原则、自由探索利用原则、不得据为已有原则、和平利用原则、求援宇航员原则、外空物体登记和管辖原则、国际责任原则、保护空间环境原则、国际合作原则 2、制度:登记制度、营救制度、责任制度、第五节国际环境法\n 一、国际环境法的特点及原则 A.国家环境主权和不损害其务范围以外环境的原则 B.国际环境合作原则 C.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D.可持续发展原则 二、国际环境保护的主要制度 A.大气环境保护:防止气候变化和臭氧层保护 B.海洋环境保护:防止来自船舶的污染、防止海洋倾倒废物 C.自然生态和资源保护:生物资源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 D.控制危险废物的越境转移